揭秘:慈禧太后一年消耗15万个苹果是干什么用的?( 五 )


紫禁城宫殿之外 , 有称为“西苑”的“三海”即中海、南海、北海 。三海中有数不尽的楼台亭阁 。慈禧常住中南海仪鸾殿 , 光绪住在附近的瀛台 。
慈禧六十岁生日前后 , 常住颐和园的乐寿堂 。慈禧在那住了许多年 。
慈禧的寝殿有炕有床 。德龄说 , 太后睡觉所用的炕也不怎么特别 , 只是下面铺的软褥比普通的厚一些 , 冬天要铺三重 , 春天铺二重 , 夏天也要铺一重——这也许是她年事已高 , 比较怕冷的缘故 。软褥上罩着一条绸毯 , 每隔两三天更换一次 。她的寝宫内 , 除却夏天 , 平常总得生一个暖炉 , 只是冬天烧得旺些 , 春、秋烧得弱些 。德龄《清宫遗闻》都提到 , 慈禧有一奇枕 , 长约十二寸 , 其上有一个三寸见方的小洞 , 其中填以曝干之花 。据德龄说 , 这是因有一次抓住了一个偷进颐和园想加害慈禧的人 , 其后 , 除加添卫士之外 , 慈禧还将枕头改成了这个样子 。她认为 , 这样可以使她在睡觉时能听到附近的声息 , 便于防范 。德龄曾亲自躺上去试过 , 觉得这枕上的一孔 , 确有几分扬声筒的功效 。
车舆
慈禧出行 , 除传统的皇舆、凤辇、御船外 , 还增加了近代新式交通工具 。其中有东洋车、火车、汽车 。
慈禧常坐东洋车出游 , “车制绝精美 。其把手处盘以金龙二 , 作昂首遐观状 。二轮为橡皮所制 , 轻快流利 , 得未曾有 。一宫监在前曳之 , 又有一宫监则在后向前而推 。太后坐其中 , 极以为快” , 但慈禧说 , 还是不如乘轿舒服 。
火车除慈禧曾改造了一列专车乘之赴奉天外 , 紫禁城内也设有短距离轻便轨道 , 起于宫门入口 , 终点为慈禧寝宫之外 。车上一切设备俱全 , 只比平常者略小 。然慈禧不喜欢坐火车出游 , 觉得机车声音过于震荡 , 车座又太狭窄 。
大内所有汽车不下十余辆 , 都是清朝出洋官员进呈以博慈禧欢悦的 。其中有一辆为黄色 , 绘以双龙 , 玻璃室内设宝座 , 是慈禧的御用汽车 。但慈禧从未坐过 , 因为驾驶汽车的车夫须坐于慈禧之侧 , 就中国传统而言 , 此大为不敬!又怕有意外危险 , 故宫中诸人商量甚久 , 终莫能决 。虽慈禧极欲一试为快 , 终为他人谏阻 。
北京颐和园“德和园”现今停放着一辆袁世凯作为祝寿贡品献给慈禧的中国头号老爷车 。这辆古典汽车是敞开式黑色木质车厢 , 两轴四轮 , 车轮车辐条均为木质 , 轮胎实心 , 铜车灯 , 酷似四轮马车 。横置式气缸、10马力汽油发动机巧妙地置于座席之下 , 最高时速为19公里 。据说 , 此车慈禧曾乘坐过一次 , 司机名叫系福龄 。
起居
慈禧起居大致可分为两种:垂帘听政时期 , 早5点至6点即起 , 有时4点即起 , 夙兴夜寐 , 常恐王公大臣说闲话;还政时期 , 常驻中南海和颐和园 , 每天早过8点起 , 晚过子时睡 。
信修明著《老太监的回忆》说:还政期间 , 平日 , 太后早膳后即出殿 。在各处步行约半小时 , 回殿中踢毽子 , 有时静坐 , 念佛 , 或书或画 , 吃水烟 , 喝茶 , 在殿内稍稍活动 。12点钟后 , 进寝宫歇午觉 。午觉醒来 , 喝茶吃烟 , 然后出殿绕大圈子 。下午五六点传膳 , 膳后仍绕一小圈 , 回殿掷骰子 。玩法即旧时“升官图”变相 , 名“庆寿图” 。八人各占一仙 , 会亲的王妃和格格均加入 。如无会亲者 , 仅有四格格、元大奶奶、崔玉贵和当班的御前首领 , 人数不够 , 一人可兼二仙 。司房太监执笔记点 。如闻高喊 , 吕仙四豹子 , 那就是太后赢了 。而后即准备归寝宫 。有时 , 太后归寝后 , 与坐更人一起编戏 , 以升平署的昆腔高腔剧本为蓝本 , 翻成二簧 。并命青年太监排戏 , 专为万寿及节令赏王公大臣听戏 。当时有年轻即守寡、善诗文绘画的南方人缪嘉蕙(称缪太太)及另一宦妇选进宫中 , 侍奉太后编戏、读诗、绘画 。又选江南女子、工匠数名 , 在中南海养蚕、缫丝 , 设绮华馆 , 织造绸缎 。有会织布的太监李某唤“布李”者 , 太后命其为头目 , 率领太监中会织布的在中南海内集灵囿中设立了一个织布厂 。太后驻中南海时 , 每日均到集灵囿中看织布 , 其积存的棉线与布 , 放在咸福宫同道堂有一屋子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