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大才子为何变成纵欲狂?( 二 )


关于《四库全书》,今人文怀沙老先生曾将其评价为是一部阉割中国古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大意) 。实际上,这也并非是很新鲜的思想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其名著《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2月版)中,对于《四库全书》早就提出了相似的观点,并一针见血地指出 。
通过这项庞大工程,清廷实际上进行了一次文字清查(文学上的“宗教裁判”)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缔一切非议外来统治者的著作 。编纂人在搜求珍本和全整文本以编入这一大文库时,也就能够查出那些应予取缔或销毁的一切异端著作 。他们出善价收集珍本,甚至挨家挨户搜寻 。该禁的图书是研究军事或边务的著作以及有反夷狄之说的评议,而主要是那些颂扬明朝的作品 。……正如L.C.古德里奇所论证的,这是最大规模的思想统治 。
别人且不管,我个人对于以上这些“诛心之论”,是非常赞成的 。也曾经专门著文《〈四库全书〉的B面》(见《四川文学》2006年6月上)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所以,纪晓岚秉承皇帝的谕旨所从事的这项事业,你可以说它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也可以说它是“阉割”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工程 。
至于《阅微草堂笔记》,虽然煌煌24卷,但是仔细阅读过它的人都会发现,这部明显受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影响的笔记体杂记,除了语言文才斐然、行文亦庄亦谐、故事引人入胜等几个优点外,倘就内容和思想性而言,无非是在重复一些“因果报应”的老调,根本没有一点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实在是贫乏虚脱得可以 。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纪晓岚本人对这部消遣之作,也并不看好,他曾经写诗这样评价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平生心力坐消磨,纸上云烟过眼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似东坡 。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传语洛闽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
倘若像以上的分析这样,那么,综括而言,纪晓岚在文化方面的成绩其实很乏善可陈的 。诚然,他拥有一腔绝世的才情和强健的体魄,在一个正常的时代里,本应该留下能够代表自己真正水平的著述,传之后世,但事实却是除了代满族皇帝编辑了一部阉割中国文化的大书,写了一部没有什么思想价值的《阅微草堂笔记》之外,实在没有留下真正让人瞩目的自己的东西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纪晓岚在文化方面乏有真正的大建树,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学不足以达此 。恰恰相反,纪晓岚是具备写出大书的才情、阅历和精力的,他本人也具有强烈的发表欲和表现欲,酷爱出风头,要不是这样的话,野史上也不会留下那么多关于他妙语解颐、当众挖苦别人的段子 。
那么,才情冠绝一时的大才子纪晓岚为什么却懒于著述呢?应当说,对于这一点,不光是现在的我们看到了,就是当时的知识界中也多有注意到这一问题的 。清人陈康祺在他写的《郎潜纪闻二笔》卷6中,就专门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引用了纪晓岚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 。
在该书“纪文达不轻著书之原因”一节中有这样的概括:“纪文达平生未尝著书,闲为人作序记碑表之属,亦随即弃掷,未尝存稿 。或以为言 。公曰:‘吾自校理秘书,综观古今著述,知作者固已大备 。后之人竭其心思才力,要不出古人之范围,其自谓过之者,皆不知量之甚者也 。’”
这段话透露出来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还在纪晓岚活着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已经被郑重提了出来,而且连纪晓岚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才就这个问题专门表白一番 。根据纪晓岚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懒得著述,是因为是看的古书实在太多,知道自己纵然是写些什么,也不能出古人之右,因此上才主动放弃了著述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