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女子的正式称呼 , 是“氏+姓” 。她们本来可能有小名 , 但不能在正式场合用 。女子强调姓 , 正是为了区别婚姻 , 要跟丈夫的姓不同 。但这个氏 , 可以是自己娘家的氏 , 也可以是丈夫家的氏 , 依当时人的习惯而定 。春秋时“齐姜”就特别多 , 这都是齐国的公主嫁到国外去的 , 其他比如王姬、鲁姬也很多 。后人为了区别 , 就再加上她们丈夫的谥号 。比如“鲁共姬” , 就是鲁国姬姓的公主 , 嫁给了宋共公 。秦穆公的夫人穆姬 , 也是用了丈夫的谥号 。
上面这些很复杂的讲究 , 都是贵族们才有的 。那时的平民就没有姓氏 , 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名 。当然 , 氏也可以勉强有 , 比照贵族们的官职或封邑原则 , 平民也可以把他的职业或者村落名、主人氏等放在名前面 , 用来区别重名 。比如《庄子》里那位很会切牛肉的庖丁 , 丁是名 , “庖”是厨师 , 职业 , 也勉强可以算他的氏 。
到战国的时候 , 贵族社会瓦解 , 礼崩乐坏 , 这些讲究就逐渐消亡了 。首先是姓和氏没了区别 。其次是老百姓也开始有正儿八经的姓 。我们看史书里 , 战国的人就都有姓了(或者叫氏 , 反正这时也没区别了) 。可从近来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江陵张家山汉简等看 , 秦朝和汉初的时候 , 还有很多老百姓没有姓氏 , 就是光秃秃一个名 。这时的朝廷甚至有讲究:级别特别高的官员 , 在公文上可以不写姓氏 , 只写名 , 普通官员就要姓名完整 。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 , 已经不懂春秋时候姓、氏的这些讲究 。像他说孔子“姓孔氏” , 明显不懂姓和氏的区别 。《史记》里写周文王叫姬昌 , 武王叫姬发 , 周公叫姬旦 。其实在周人那里 , 姬是姓 , 根本不能用到男人称呼里面去 , 结果两千年传下来 , 大家也这么叫习惯了 。
周文王、周武王、周公 , 符合规范的称呼 , 应该是“周昌”“周发”“周旦” , 他们是周这个小部族的首领 , 周就是他们的氏 。
有人可能会问:除了周人 , 难道还有以“姬”为姓的人吗?
有 。周人在西部的一些近邻部族——戎人 , 就有姬姓的 , 他们和周人同宗 , 所以一直不能互相通婚 。但他们一直没文化 , 没建立起政权 , 也不愿接受同宗的周人统治 , 所以被周人视作蛮族 , 不能通婚的同姓蛮族 。
孔子的这个“子”是他的姓吗?还不是 , 那是对贵族男子的尊称 。
有点乱?没办法 。那时的贵族 , 讲究就是这么多 。
但在本书里 , 为了照顾现代的习惯 , 还会用“姓”代称当时的氏 , 比如我们就说孔子姓孔 。但涉及当时意义的“姓” , 我们就称其为“族姓” , 以示区别 。
本文节选自:《孔子大历史》
随孔子游历春秋 , 由贵族解读华夏
《孔子大历史》 , 为你讲述圣人与其背后的时代风貌
五霸七雄相继登场 , 诸子百家竞相活跃 , 春秋之际 , 华夏文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独特的贵族政治与社会风貌构成了其主要特征 。孔子的一生 , 见证着春秋末期的变革时代 , 见证着贵族社会的兴盛与衰落 。
-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更厉害?死诸葛走生仲达
- 古代发生饥荒时,老百姓们是怎么度过的?
- 干海带怎么泡发最科学 干海带到底需要泡多久
- 中国哪一最霸气姓氏创立王朝最多?竟然出了66位皇帝
- 贾充听到大臣们在讨论一股奇香,顿时惊慌失措,到底怎么回事?
- 一个村庄在一天中被杀死3000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惨象?
- 垂直同步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打开还是关闭垂直同步?
- 疑问: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宇文拓这号人物?
- 古人是如何打造一把上好宝剑的?铸剑技术真牛!
- 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各地传说说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