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代中原霸主魏惠王:迁都大梁,称雄中原( 二 )


关于“围魏救赵”的时间,《战国策》等史籍与《史记》记载大体一致 。这说明至少在魏惠王十七年之前,魏国就已迁都大梁,所以齐国才把大梁作为主要进攻目标 。
既然《史记》纪年明显有误,成书年代更为久远的《竹书纪年》便成了更有说服力的史料 。这本书被考证为魏惠王之子魏襄王时的史官所作,可以说是魏国的官方档案材料 。
然而,由于《竹书纪年》书简残缺错乱,后人在对它考正时也有分歧 。同样依据这本书,《水经注》、《汉书》注等都引作魏惠王六年,即公元前364年;而《史记集解》、《孟子正义》等却引为魏惠王九年,即公元前361年 。
虽然两种说法时间相差3年,但这对于考察魏惠王迁都的背景和原因,应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管迁都时间是在六年还是九年,都是在魏惠王即位后不久 。
当时,经过魏文侯和魏武侯数十年的奋斗,魏国已经成为列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 。魏惠王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迅速巩固霸权,使魏国达到鼎盛 。秦国是在商鞅变法之后才逐渐强大起来的,此前各方面都比魏国落后,与魏国多次交战也败多胜少,长期受到魏国的压制 。商鞅入秦的时间是秦孝公元年,即魏惠王九年,直到5年后任左庶长才开始变法 。如果说在商鞅入秦之前,魏国便畏惧秦国,为躲避秦国骚扰被迫迁都,显然不符合两国当时的实力对比 。
大梁地处中原地区的腹心部位 。魏惠王要继续壮大实力、称霸诸侯,就要积极向中原发展 。他即位后不久便迁都大梁,并非畏惧秦国,而是力图争霸中原 。从当时各国的形势和实力对比来看,迁都大梁极有可能是魏惠王在即位前就已经定下的基本策略,即位以后很快着手实施 。
三、营建大梁,构建水网
魏国的都城原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西边与秦国以黄河为界,回旋余地狭窄,极易受到封锁和攻击 。大梁则处于中原地区的核心,可以让魏国拥有更为肥沃的土地、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的空间 。迁都以后,魏惠王苦心经营,把大梁城建造得规模宏大、坚固无比 。
他所建造的大梁城周长达30余里,有12个城门,城墙高约5丈,护城河四面沟通,又宽又深 。城内大街长约10里,居民约有三四十万 。可以说,大梁是战国时期最坚固的都城,也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 。当时诸侯各国中规模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城市,惟有齐国的都城临淄 。
大梁城交通四通八达,物产极为丰富,有利于东进南下继续扩张 。魏惠王把大梁作为向四面开拓的战略据点,广筑宫殿,大造苑囿,聚集人口,兴修水利,使大梁城迅速繁荣起来 。大梁城墙高大坚固,宏大的气势令人望而生畏 。城内池宽沼广,宫殿富丽豪华,街道宽阔通畅,景象一片繁华 。
大梁不仅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而且周围水系众多 。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对大梁西边的圃田泽(今河南中牟西)进行整修,引黄河水南下入圃田泽,把圃田泽改造成了方圆300里的巨大湖泊,然后凿沟修渠,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 。在此后20多年间,魏惠王命人向东南继续开凿,使水系工程不断拓展,经现在的通许、太康,一直延伸到淮阳东南流入颍水,最后汇入淮河 。这些水系工程相互连接,交织成网,形成了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人工运河——鸿沟 。
“鸿沟”在历史上非常著名,现在人们通常用它比喻分明的界线,不可逾越 。作为水系工程,鸿沟就象一条四通八达的水上走廊,从大梁向四周延伸,连接着豫东大平原上的众多的主要河道,形成了黄淮之间的水运交通网 。当时,大梁水道纵横,航运十分发达,是中原地区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 。魏国的船只从大梁出发可以直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国,促进了魏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凭借巨大的交通优势,大梁城在短短十几年间,便一跃而成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富甲中原的商业大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