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还为清朝培育推荐和使用了大批人才 。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英 。为了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 。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省长以上的就有40多人 。包含李鸿章、左宗棠等响当当的人物 。
三、齐家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 。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 。
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从曾国藩的的遗嘱中,可以看出他治家的精髓 。曾国藩说:“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 。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其中第一条慎独则心安,就是严于律已,自强不息;第二条主敬则身强,就是谦虚谨慎,事必躬亲;第三条求仁则人悦 。就是仁者爱人,济世为民;第四条习劳则神钦 。就是勤劳自励,奋斗不止 。
四、修身
中国自古仁人志士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
他的《修身养性之诀》总结了修身十二款:一是主敬,整齐严肃,如日之升 。二是静坐,每日不论何时,静坐一小时,三省吾身 。三是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是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是读史,每日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本史书,圈点十页,从不间断 。六是谨言,刻刻留心,时时注意 。七是养气,气藏丹田,宠辱皆忘 。八是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是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是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检验悟道的进展 。十一是练字:饭后写字一小时 。凡是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十二是夜不出门 。减少应酬,养精蓄锐,以便从容应对明日工作 。
曾国藩6岁时入私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背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在28岁时,考中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清朝翰林院文员,清朝《四库全书》编委会委员,并历任清朝文化部、国防部、工业部、司法部、组织部部长等领导的职务,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 。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他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他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 。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泽东评价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 。《清史稿——曾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 。”他一生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其思想学说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
结 尾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午后在自家后花园散步时,突发脑溢血,手脚发麻,舌头发硬,不能讲话 。长子曾纪泽搀扶着回到书房,端坐四十五分钟逝世 。当月,清朝政府闻讯,停朝会三日 。追赠“太傅”职位,谥“文正”称号 。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 。7月19日,葬于湖南长沙金盆岭 。次年12月13日,改葬于湖南望城县伏龙山 。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
- 剃发令虽然成功了,为什么会说差点害了清朝?
- 清朝秘密立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是御用文人吹捧出来的东西?
- 唯一被凌迟处死的清朝公主是谁?清史最残酷奇案
- 揭秘:清朝杰出政治家姚启圣一生因何三起三落?
- 清朝时期最憋屈皇帝,19岁就因病去世
- 清朝政府明明有兵,为什么还要调用北洋军?
- 揭秘:借师助剿,唐朝跟清朝有什么不一样?
- 清朝大内侍卫有哪些工作?老人讲述七大秘密
- 改朝换代后,清朝为什么还要供奉着明朝皇帝的牌位?
- 清朝时的直隶总督的官职有多大?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