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继业者们也知晓亚历山大屡战屡胜的秘诀,于是极力模仿砧板战术 。可是后世的将领们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他们对骑兵的认识不足,只是机械地抄袭亚历山大的战术动作,而忽略了骑兵的质量 。在几十年的继业者战争中,各国的骑兵战斗素质不断下降,到了最后成了看起来非常美好的花瓶 。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其顿的军事体系越来越偏离亚历山大的初衷,最终发展出一种以改版的马其顿方阵为核心的畸形军事体系 。而马其顿王国最后一位国王珀尔修斯,敲响了马其顿方阵最后的丧钟 。
二、罗马人的优势
罗马人起初采用希腊古典方阵,后来因为屡次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和蛮族作战,进行了改革 。卡米卢斯将军将罗马军团按照年龄,分成了青年军、壮年军和后备军 。青年军和壮年军仿效西班牙部落战士,每人携带两支标枪,冲锋前投矛一波 。经过特制的标枪扎在敌人的盾牌上,根本不可能拔出来,迫使其弃盾作战 。后备军则采用希腊重步兵的作战方式,持长矛和盾牌作战 。
而军团采用一种更加适合复杂地形的阵势,叫做三线阵 。三线阵顾名思义就是三条阵线,青年军布置在第一线,壮年军布置在第二线,后备军布置在第三线 。作战时按照青年军,壮年军和后备军的顺序轮番上前,进退有序 。在比较复杂的地形,军队可以灵活变动,没必要完全依赖整齐的队形 。经历了改革后,罗马军团对阵大多数蛮族都是稳操胜券 。
随着罗马越来越强大,军团终于染指巴尔干半岛,和马其顿王国相遇 。
三、彼得那之战
罗马人迅速展开了对希腊的军事行动 。于是在公元前214年和公元前200年分别爆发了两次马其顿战争 。第一次马其顿战争以腓尼基合约告终,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则以马其顿的失败告终 。不过两次战争均未伤到马其顿的元气,马其顿国内也一直对罗马怀恨在心 。
从公元前171年开始,罗马人就不断派遣军团进攻马其顿,结果屡战屡败,我们可以看到,马其顿的军事体系即便已经发展畸形,仍然可以大概率击败罗马军团 。不过上天对马其顿并不公平,罗马共和国实力强大,可以承受无数次巨大失败,并且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马其顿却只能失败一次 。
公元前168年,罗马元老院命令60岁的保卢斯,前往马其顿作战 。这位老将一上来就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战略思想 。他利用夜色偷袭,将马其顿国王珀尔修斯赶到了彼得那 。
彼得那是一个平原,有利于方阵作战 。珀尔修斯在此前已经考虑得十分详尽了,然而却百密一疏 。
公元前168年6月21日,罗马和马其顿的汲水人员发生冲突 。马其顿方面借此机会迅速派兵突袭罗马,保卢斯也不甘示弱将军团列出,彼得那之战就这样爆发了 。
起初,马其顿军队作战凌厉,攻到了距离罗马大营仅仅只有250步的距离 。面对马其顿方阵,罗马人毫无还手之力,一路溃败到山坡之上 。
珀尔修斯没有下令停止进攻,令骑兵追击罗马军团,而是继续用方阵推进 。在推进过程中,方阵与方阵之间,因为地形崎岖不平出现巨大的空隙 。已经溃败的罗马人莫名其妙地钻到了这些空隙之中,结果绕到了马其顿方阵的背后 。
面对背后突然窜出的一支军队,马其顿方阵根本来不及掉头,因为方阵的机动性在改革之后变得非常差 。完全不适应近距离贴身作战的马其顿士兵,被罗马军队砍成碎块 。这一战,马其顿军队共有2万人被杀,1.1万人被俘 。好不容易积攒的军队,顷刻之间便灰飞烟灭 。
而珀尔修斯眼见大势已去,抛下自己的方阵,带着骑兵部队逃回了佩拉,再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抵抗罗马的入侵 。而曾经天下无敌的马其顿方阵,也因为此战开始被罗马方阵取代,最终消失了数百年 。后来哥特人利用马其顿操典复兴了方阵,这种实用的作战方式才得以重见天日 。
- 马其顿方阵竟然这么厉害如果跟秦军一战谁能赢
- 龙椅竟然也有水货,专家打开故宫龙椅,在夹层中发现这东西
- 董卓到底有多厉害竟然十八路诸侯联合都打不过他
- 跳岛战术竟然这么好用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普及呢
- 德国排名前十的大学慕尼黑大学登首榜,排名第二的竟然是它
-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智利大海啸,竟然能影响到太平洋另一边的日本
- 最早的小鸟依人竟然是形容两个男人,你知道吗?
- 中国第一个外国人太监竟然跟皇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 五朵金花硬币身价竟然还在持续上涨!
- 揭秘:闯王李自成百万大军竟然瓦解于鼠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