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萧太后:如何带领契丹残兵血战宋朝精锐?( 二 )


占领南京七座城门的郭药师自以为胜券在握,大功告成,以征服者的姿态敦促退守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的萧普贤投降 。并纵容麾下官兵大肆抢掠,滥杀契丹人与奚人 。南京城内哀嚎遍地,哭声震天 。契丹人被宋兵沿街追杀,几乎所有人都判定,大辽就要灭亡了!此时,逃亡在外的天祚帝仍游猎行乐,对国家安危全然不计 。
就在这亡国灭种的生死时刻,绝望的契丹人看到了这样一幅悲怆场景:他们的萧太后一身戎装从悯忠寺中走出,一脸肃杀,英气贯身 。她痛斥郭药师派来的招降使,然后手握钢刀登上城楼,向跟随她的部众分发武器 。是光荣战死,还是忍辱偷生?萧普贤选择了前者 。
史册里并未记载当时的战况,但对最终的结局却记得分明:进攻的郭药师部队反被包围了!苦战三昼夜后,除郭药师、杨可世和几百残兵逃脱外,其余兵将惨遭围歼 。杀红了眼的契丹人一直将北宋十五万大军追杀到白沟(宋辽界河),才收手驻足!
如果说,在大辽国势鼎盛,又恰逢萧绰、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人杰横空出世时,北宋的战败尚有情可原 。那么,在大辽即将陨灭,只剩孤儿寡母守危城,已攻占城门、人数是守城辽军几十倍的宋军,居然被一个女人带着决死的寥寥部众剿杀围歼,这是怎样的耻辱!
不难想象当时可能出现的奇异场面:一个满身披挂的契丹女人,带着浑身是血的千百部众,竟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追击漫山遍野的十几万宋军!经此一战,宋人吓得肝胆俱裂,只将收复旧疆的希望寄托在非亲非故,最后又成了自家掘墓人的女真人身上 。金人对辽宋两国间这般不可思议的战局本不相信,当最终确认消息属实时,面对号称雄兵百万的宋廷,金太宗投去了一抹轻蔑的冷笑 。
天祚帝酷刑处死萧普贤
虽然击退了北犯的宋军,但辽南京守军也基本拼光了老本 。金太宗坐山观虎斗,在辽宋打得两败俱伤后,他终于出手了 。金军不是宋军,当年的大金铁骑是令亚洲各国闻之变色的百战雄师 。若萧绰、耶律休哥在世,大辽军队自可与之一搏,胜负之数尚难预料 。但1122年的辽王朝已是强弩之末,与宋军血拼后的羸弱辽军对阵金兵,只能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
【大辽萧太后:如何带领契丹残兵血战宋朝精锐?】明知不敌,萧普贤也未屈服 。她派耶律大石带兵扼守金兵攻燕的必经之地居庸关,这是当时情势下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如果耶律大石能在居庸关阻遏金军,北辽就有时间重聚抗金力量,就有可能延长国祚东山再起,但残酷的现实终究不以萧普贤的意志为转移 。
1122年11月,金兵冒严寒进抵居庸关,耶律大石领兵严防死守 。就在辽金交锋的前夕,突然发生了一场匪夷所思的巨大山崩,飞落而下的岩石将守关辽兵砸得非死即伤,不战自溃 。而关外的金兵却毫发无伤……大辽气数已尽!
1122年12月,金兵直逼辽南京,一路势如破竹 。守城辽官见大势已去,献城降金,南京地区全部陷入金兵之手 。萧普贤被迫率部分残兵急出古北口,古北口旁,屹立着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杨令公庙” 。杨业虽战败,却是契丹人心中的英雄 。
离开古北口,就意味着辽王朝与南京的永诀 。为了争夺这块富庶的土地,为了契丹民族的壮大腾飞,为了大辽王朝的千秋基业,不知多少契丹将士血洒疆场?不知多少契丹百姓辛苦劳作?但今天,却要与这座沉淀着深厚大辽情结的帝都永诀了,这是撕心裂肺,令人痛断肝肠的永诀!在这惨别时分,萧普贤最后回望了一眼长城脚下楼影幢幢的燕京城 。她不畏死,她想过壮烈地殉国,但她不愿自己的同胞白白送死 。她想保住大辽的最后血脉,她把自己的重托交给了侄儿耶律大石 。正是这个耶律大石,率领契丹残部跨越大漠黄沙,在万里之遥的中亚建立了“西辽国” 。顽强地将大辽余脉延存百年,更将中原的文明传向了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