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强兵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根本目标,欲达此目标,变法改革如何起步,从何处入手呢?王安石明确提出:“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王安石非常清醒地认识到,风俗不变则新法不能久行,所以变风俗作为立法度的第一步 。所谓变风俗,最根本的就是以先王之道、经世之术取代空泛陈腐的儒术,排除变法革新的思想障碍 。但是变风俗不能只是停留在宣说新学,只有把新思想新经术转变为制度法令,才能改变社会风气 。王安石认为,变风俗与立法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变风俗则法度不立,不立法度则风俗不变,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
在定制度立法度的决策上,王安石既吸收法家的某些长处,又继承了儒家重视德治的传统,采用了“常以中人为制”的改革决策模式 。王安石指出“尧舜所为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因为“圣人经世立法常以中人为制” 。所谓“经世立法常以中人为制”,就是按照大多数人(中人)能够接受与理解的水平和标准来制定法令制度,绝不是按照少数觉悟最高的人的标准而设立 。只有以中人为制,才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贯彻执行法令制度,只有易知,才会易行有效 。王安石这些决策思想至今仍然适用 。
最后,审时度势,行藏自如,把握改革的有利时机,把握抑制兼并的合理尺度,防止社会矛盾激化,减少改革风险 。
王安石从公元1059年进献《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表达改革方案,到公元1069年开始拉开变法革新的序幕,长达10年之久 。在宋英宗期间,皇帝体弱多病,又与太后关系不睦,胸有成竹的王安石屡召不出,他乐天知命,不慕富贵 。他深知,时机未到,妄求进取难有作为 。公元1067年4月,20岁的宋神宗赵顼登基,他自幼仰慕王安石的人品才学,是一位心思变革的有为之君 。因而神宗即位不久,便召王安石入京 。王安石认为改革变法的时机成熟,就此拉开变法革新的序幕 。
王安石出于推行经济改革,促进经济流通和交流的考虑,坚决反对垄断,极力主张抑制兼并,但在具体措施的实行上却非常冷静,并不主张强行剥夺富户的田产分给贫民,因为这样做是不可行的,而且会加剧社会矛盾,增加改革的风险 。
公元1074年4月,在改革变法取得明显成效之时,宋神宗认为是他“自奋英断”之日,一手导演出罢相的闹剧,逼王安石下台 。王安石毫无野心,不争功,不争锋,主动请辞 。吕惠卿接替王安石任参政知事之后,野心暴露,屡起大狱,打击改革派 。神宗又于公元1075年2月召王安石复职,此时再兴改革,已举步维艰,不足二年他便离任了 。在他两次力辞相位中,表现出一种出入自在、行藏自如的境界和风骨 。
王安石变法革新,从指导思想到目标方针,从法令措施到方法步骤,都是正确的,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
【王安石变法始末:勇于任事敢于创新虽败犹荣】
- 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 揭秘:古代契丹神化传说与耶律阿保机建国始末
- 徐阶高拱恩怨始末:高拱如何利用海瑞打击徐阶
- 介绍晏子谏杀烛邹事件始末晏子为何要杀烛邹?
- 南唐末年:尼姑为痴情皇帝后主李煜殉情始末
-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模棱两可态度是致命伤
- 揭秘:镇海之战的始末
- 揭秘:昭莫多战役始末
- 天津一患者致973人被隔离怎么回事 天津一患者致973人被隔离始末
- 揭秘:抗战时期桂林保卫战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