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发家史舍得花钱有良好的女人缘( 三 )


而他自己的正太太于氏却抱怨他不给家乡的母子定期寄钱 。
您可别以为袁世凯纯粹因为性格豪爽,讲义气,重情义,其实他满脑子都是“舍不得三升米,交不到好邻居”的功利主义,算是刘备一类的旧式英雄 。
送要送得自然,发自内心的一百个情愿,而且要旁敲侧击,于无声处响惊雷 。1962年,北京旗人老大爷察存者给我们说了一个57年前的故事:
新入都的京官照例都有一次普遍拜客的习俗 。可能就是袁世凯从直隶总督调京内用为外务部尚书的那一年,有一天,他来拜会我父亲(增崇,字寿臣) 。我父亲唤我去见他 。我听说是袁世凯,非常高兴 。因为我曾西听一言东听一语,在报上也曾见过不少关于袁宫保的故事 。今天遇到这样一个机会,我正好看看他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
一进门,我走了几步,随即又向前抢行到袁世凯跟前,认认真真地给袁世凯请了一个安,叫了一声“大爷” 。转瞬间,只见袁世凯闪电似地离了他的客位,也照样抢前对我还安如礼,口中还连说“不敢,不敢” 。袁世凯双手紧紧拉着我的双手,连说:“老弟好!老弟好!”半侧着脸用炯炯的目光看着我,同时又半侧着脸对着我父亲说:“老弟真英俊,真英俊 。”
这时袁世凯便问我:“经书都读过了吧?”我说:“现在才读《周礼》,《易经》还未读 。”袁世凯说:“易经是要慢慢地读的,不可太快 。”又说:“老弟需要些什么书,我可以给送过来 。”
我想,袁世凯张口老弟,闭口老弟,给我还安 。这可一点也不像我所见过的那些汉员如王文韶(大学士)、鹿传霖(尚书)那样的神气 。我见王文韶时,我给他一揖到地,他连座位都不离,手里的水烟袋也未放下,只是半起半坐、歪歪扭扭地拱一拱手就算还礼 。我对王文韶那种倚老卖老的傲慢神气很不高兴 。
我对老师陈述了方才见袁世凯的情况 。老师是旗人,听了之后,也连说:“瞧瞧人家,这才真正是干才 。要是多有几个袁世凯,中国何愁不强!”老师停了一下,接着又说:“可是外边都说袁世凯居心叵测,也许和曹操一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也真说不定啊 。”
第三天的中午,我刚下早学,就看见门房的院子里摆着五个木板箱子(可能即“五车”之意) 。门房的人对我说:“袁大人差片给少爷送书 。”我一看那张大红名帖上的“袁世凯”三个字上,又加了用墨笔写的“世愚弟”三个小字 。打开书箱一看,其中有天文、地理、经济、政治、音乐、教育,以及兵法、军事、哲学、法律、国际公法、伦理等各种东、西洋学说的译本,还有多种教科书,真是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而且都是京师大学堂所编辑,直隶或湖北官书局出版的 。
察存者哪知道,袁世凯一口一个“老弟”,是因为他爹是内务府大臣,“慈禧办”主任 。40出头的袁世凯对他热情,是因为老袁有年龄优势,想更上一层楼 。不像王文昭一行将就木的老头,行将退休,老无所求,对他摆架子 。
袁世凯知道这世上还没见着送礼让人恨,说好话让人生气的事儿 。袁还知道,这不仅是豪爽,更是一种投资,中国官场属它性价比最高 。
袁大总统在中南海那会儿,张作霖还是个杂牌的27师师长,由东北来京谒见袁 。
胡子出身的张师长,毕竟没见过宫里的好东西,和总统大人谈着谈着,两只眼睛死死地盯住办公室的4块打簧金表 。这金表每个边上都环绕着一圈珠子,表的背面是珐琅烧的小人,样子是极其精致的 。
袁是多么善解人意的上级领导啊!看到这种情况后,晓得他是爱上这几块表了,当时就送给了他 。女儿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