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荣寿固伦公主:当面讽刺慈禧打扮妖冶( 四 )


皇帝和太后的尸体一左一右,停在床板上,还未装殓 。床板前各有两只蜡烛,也只有两只蜡烛,像鬼火一样闪着,满眼鬼气森森,一进去,就像进了鬼屋一样令人胆寒 。屋子里竟然没有一个人,那些王宫大臣们都在忙着立嗣的事,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太监们一片慌乱一通瞎忙,但不知丧葬礼仪又没有主心骨,不知道该听谁的,该忙些什么 。
大公主找来太监管事的,训斥他们道:“你们这些人简直没有体统!皇帝太后死了,连一个人手都找不到!今天的事情,如果我不出面,还有谁能出面呢?!”
她立刻驱车去找溥仪的父亲,一进门就勃然大怒,高声叱责他:“今天你大喜了!你儿子做皇帝了!你做摄政王了!两宫太后对你不好么?现在帝后死了,大丧在即,你倒很悠闲淡漠,在家也坐得住!”
摄政王很是害怕,赶紧召集王公大臣,商议成立“治丧委员会” 。人手稍稍齐了一些,大公主就开始布置任务,调动人员,安排各种礼仪 。一直到下葬,宫内都是井然有序的 。皇后怯懦不谙事体,摄政王散淡撒手不管,皇帝只有三岁,什么也指望不上 。大臣太监各怀心思,要不是大公主出面,利索地安排一切,简直连丧礼都乱七八糟不成样子 。
对于慈禧的这位养女,就连国外的公使夫人,也说她是满清妇女中第一流的人物 。有德行有威仪有修养,善言词善应酬善书画,外表又那么沉静不事张扬 。可惜的是没有念过什么书,如果能像德龄公主那样到国外游历一下,看一看天下大势,还不知是什么样拔萃的人物呢!
其实,大公主是懂一些外语的,眼界并不那么狭窄,她已经在尽力了解世界 。德龄公主自小跟随父亲在国外生活,回国后慈禧太后留她在清宫住了两年 。德龄不知清宫繁琐而要命的礼仪,又摸不透慈禧的脾气,大公主少不了教她,教她怎样行走坐卧,怎样跟慈禧说话 。德龄和大公主的关系也很亲近,不仅做慈禧的外文翻译,也做起大公主的外文老师 。大公主当时年龄不小了,还努力地学习外语,她的外语当然不如德龄,不过用来跟国外的公使夫人做日常礼仪式的交际,还是绰绰有余的 。
满清倒台出资帮助亲族
民国建立之后,大公主深居简出,但并未在社交场合消失 。尤其是在大清遗老的心中,她还是大公主,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
辽金皇族后裔完颜佐贤曾经亲见大公主,并十分详尽地记录在《康乾遗俗轶事饰物考》中:
民国初年,蒙古科尔沁亲王贡桑诺尔布元配王福晋爱新觉罗氏,系清肃清王善耆之妹,做四十正寿,在什刹海会贤堂饭店设宴,唱戏,招待亲友 。演唱者有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姜妙香、萧长华、金秀山、裘桂仙、程继先等 。排场之大,布置之周,为当时稀见堂会 。满蒙汉王公、贝勒、贝子大臣云集,民国达官显宦毕至 。席面是燕翅席带烧烤,可称盛馔 。各宅宝眷扶老携幼同往拜寿,济济一堂,诚属盛况 。
下午三点,王府长吏向贡王爷禀告:“大公主前引已离此不远 。”贡王爷急急整衣整冠,前往会贤堂大门躬亲迎迓 。贡王福晋在二道门内院中侍立 。满蒙汉王公贵族排班侍立于戏台院中 。将近一刻,门前已撒帏幕,大公主由两孙搀扶下了双套朱轮马车,登阶及门 。贡王爷趋前恭请跪安禀称:“岂敢劳公主大驾 。”大公主微声答道:“大喜日子,应当应当 。”走到二门下阶,贡王福晋趋前双手递上尊声公主 。大公主双手一搀,贡王福晋恭请双份蹲安,低声谢赏暨光临 。帮同搀扶行至院中,由礼亲王成坤领班恭请跪安 。依次各爵及大臣官宦随同跪安,请安 。满院肃穆,气氛静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