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 二 )


《题西林壁》为苏轼游庐山在西林寺题壁之作 。西林即西林寺,晋江州刺史陶范所建,为庐山重要景观之一 。苏轼《东坡志林》第7条《记游庐山》说:“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即指此诗 。他先后写了7首庐山记游诗,这是最后一首 。这首诗对庐山作总体描述,作者立足西林寺,全诗景状从平视、俯视中写出 。起句写庐山横面侧面的山势,平视庐山,奇势叠出 。概括精密准确,描绘细腻生动 。庐山的峰岭走向,基本如此 。据南山宣律师《感通录》:庐山有七座主要山岭,一起向庐山之东,会合而成山峰,故姚宽的《西溪丛语》说:“因知东坡‘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句,有自来矣 。”承句写庐山远近高低的山势,俯视庐山,变幻莫测,补足起句未尽之景 。可见起、承两句写景不失其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是景语,亦是情语 。过去有的注本对这两句的注解多有穿凿,如施元之《施注苏诗》卷二十一,特引《华严经》中的话:“于一尘中,大小刹种种差别如尘数,平坦高下各不同,佛悉往诣,各转法轮”,来坐实“远近高低各不同”句所自来 。又如《冷斋夜话》记黄庭坚评此诗说:“此老于般若横说竖说,了无剩语,非其笔端有舌,亦安能吐此不传之妙 。”此又“搔痒不着”的赞语 。似此注诗评诗,俱无足取,早有注家批驳,认为“凡此种诗,皆一时性灵所发,若必胸有释典,而后炉锤出之,则意味索然矣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二十三)转、结二句作情语,以议论的笔触,寓哲理于抒情之中,畅写人们习见的理念,即:人的主观认识,各自都有局限性 。寥寥14字,道尽人情事理,故此诗一出,立成典故,雅俗咸通,竞相援引 。从全诗看,后联的理念,全从前联的景语熔铸铺垫出来 。理念的产生,来自奇幻瑰丽的想象,而隽永深刻的理趣,自会启发出新鲜贴切的妙语 。故历代评家咸推此诗深含哲理,评价极高,最著者如《宋诗精华录》卷二云:“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 。”现代《唐宋诗词探胜》说此诗“善状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两者融洽无间”,非禅偈所能比拟,所评极是,似可定论 。
通过两诗对读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诗在立意、谋篇、炼句上不仅相通,而且巧合 。从诗题看,王诗用动词“登”,苏诗用动词“题”,都用地名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 。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七绝 。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王诗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苏诗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且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 。从章法看,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 。从表达的语势看,两诗的情语中几个用字几乎雷同 。如王诗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诗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各自的关照都极稳妥,又如两诗都用“只缘”导引结穴;又如王诗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诗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 。由此看来,两诗的相通与巧合,达到逼肖,如出一辙 。真是英雄所见极同,何其相似乃尔!世界上有这样的奇人奇诗,岂不是惬人心意的一大佳事么!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