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木星的古称)在天空运行 , 每十二年行一周天 , 所以天穹上的黄道就按岁星的运行划分为十二等份 , 这就是“十二次” 。而古人又把地上的州域或王国对应于天上的十二次 , 天上十二次中的某次发生了什么变异 , 那么与它对应的那个地区或王国也就会出现吉凶灾祥 。这应该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升华 。
按照东汉大经学家郑玄的《周礼》注 , 这十二次和十二分野的对应如下:星纪——吴越;玄枵——齐;娵訾——卫;降娄——鲁;大梁——赵;实沉——晋;鹑首——秦;鹑火——周;鹑尾——楚;寿星——郑;大火——宋;析木——燕 。
这里的十二分野中没有魏 , 但曹操所封的魏在赵地 , 分野自然应定为大梁 。尤其 , 曹操在世时曾说“苟天命在孤 , 孤为周文王矣” , 所以苏林博士就很自然地拿周与魏相比 。而周文王开始受命为西伯 , 正是岁星在鹑火的那年 , 周武王伐纣 , 也是岁在鹑火 。
不得不说 , 苏博士的这种说法是对于古代十二分野说的一次大创新 。然而试想 , 岁星每十二年要把十二次运行一周 , 那么按此说法 , 十二个国就都要轮番受命一次 , 这岂不会搞得天下大乱?这些御用文人、学者 , 为了取媚于自己的主子 , 极尽牵强附会、阿谀奉承的恬不知耻的下作之事 。
但是 , 这个新理论对此时的曹丕却很有用 , 他禁不住就联想起来:光和七年(即中平元年 , 184年) , 岁在大梁 , 父王曹操开始靠讨黄巾起家;十二年后 , 即建安元年(196年) , 父王曹操开始迎汉献帝至许昌 , 拜大将军 , 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过了十二年 , 建安十三年(208年) , 父王开始位居丞相;再过十二年 , 即今年 , 就该他曹丕受命为天子了 。
其实这些都是骗人的小把戏 , 根本经不起用心的推敲 。比如 , 若是按照这种理论算的话 , 那么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封为魏王 , 次年又设天子旌旗 , 都不是“岁在大梁” , 这又该作何解释呢?不过 , 人家苏林、董巴二位博士还有后招儿 , 这魏应受命为天子的另一个根据 , 正是他们从“纬书”中摘下来的两句话 , 并加以附会而成:
一、建安二十五年 , 是庚子年 。经典纬书《诗推度灾》中说:“庚 , 就是更换;子 , 就是此 。庚子就是要对眼下的政权进行更换 。”(“庚者 , 更也 。子者 , 兹也 。圣人制法天下治 。”)但这个根据也实在有些勉强 , 六十年就是一个甲子 , 难道每隔六十年就要“更兹”一次吗?
影视中的曹丕
二、《诗推度灾》又曰:“王者布德于子 , 治成于丑 。”这是说今年天更命以圣人制治天下 , 布德于民也 。这个说服力也不够强 , 因为并没有指明这“圣人”是谁 。所以曹丕还是觉得时机不够成熟 。
在这之后不久 , 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一同上表说:“魏应当取代汉 , 已被图纬所证 , 而且例子很多 。”群臣于是趁势上表劝说魏王曹丕顺应天命人心 , 但是这个曹丕还是端着架子不批准 。他得先让李伏、许芝等人把证据都摆好 。
这样 , 精心准备了良久、已经胸有成竹的许芝就为曹丕摆出七条他应代汉的有力证据:
- 唐高宗为什么被称昏懦后世史家的污蔑
- 新手小白怎么挑选美瞳 新手小白如何挑选美瞳
- 如何判断股价上涨的真假
- 教你如何把电脑变成无线路由器?
- 白族文化白族扎染为何又叫疙瘩花
- 笑傲江湖风清扬是怎么样的人?如何评价风清扬
- 天龙八部里的阿朱是怎样的人?如何评价阿朱
- 曹丕武不如曹彰,文不及曹植,为什么还会被曹操立为世子
- 刘备后人今何在盘点三国英豪们的后人现状如何
- 艳美武惠妃如何搅乱唐玄宗的后宫?武惠妃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