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middo;西贝柳斯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二 )


3.谐滤曲,快板、C大调,三段体 。在中提琴、大提琴拨奏上,小提琴奏主题,木管以快速音群对比作答,轻快的C大调旋律有第二主题功能 。长号与木管对话后,由广板而进人E大调中段,中段有巧妙的和弦处理,圆号与长笛对话,回归C大调谐谑曲,第二主题以C大调重现,在粗野的狂热中快速结束 。
4.终乐章,幻想曲似的,行板转极快的快板 。导人部行板先奏情意绵绵的E小调旋律,此旋律来自导人部动机,但把它改变成灰暗的悲剧性 。2支长笛奏优雅的旋律,低音弦的叹息加定音鼓引出快板主部 。木管奏E小调主题,弦乐奏另一主题,两个主题以木管表达为中心发展,形成高潮后转行板 。在C音上持续,小提琴奏充满表情的C大调旋律,充满憧憬 。铜管接替后,向抒情高潮发展,快板主题作赋格发展,乐队咆哮后,回复行板,形成B大调颂歌,最后以E小调和弦结束 。
第二交响曲
《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
完成于1902年,虽然有受到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也是D大调,而且配器几乎相同)和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影响,但西贝柳斯在音乐语言上,却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尤其偏好踏步一般的旋律架构和音阶和声,赋予音乐一种明显的庄严感 。就情感层面而言,《第二交响曲》和其他交响曲截然不同,乐曲中洋溢着变化多端的芬兰民族精神,能快速地在乐观和悲观两极之间转化 。
第一乐章的田园心境很快地变得混乱 。旋律有些只是零星的音符,而不是成熟圆满的主题,似乎是杂乱地攀升,又散乱地消失 。在漫无章法的背后,是微妙连贯的承续,乐章的所有内容若不是来自两个在开头以弦乐与木管奏出的重复音符主题,就是来自木管和铜管的沉思 。而在回到一开始那种轻柔温和前,有一段波澜壮阔的高潮 。在行板乐章,西贝柳斯在两个相竞争的不同调性主题之间,制造强烈的冲突 。第一个主题以挽歌般的d小调(表情标示为“悲哀地”),以八度音的巴松管配合忽隐忽现的低音大提琴拨奏,而木管和铜管则制造攀升的高潮;第二主题是弦乐二部演奏的虚无飘渺的升F大调,传递出一种柔和、怯懦的精神,充满痛苦与救赎的希望 。西贝柳斯的手稿原就标明了死亡和基督这两个主题,但乐章到结尾时仍充斥着混乱,而且缺乏慰藉,似乎意味着胜利者仍是“死亡” 。
谐谑曲乐章表现出机关枪一般的弦乐装饰音,因而产生显著的活力 。虽然三重奏中木管充满田园风味的主题大多以重复的单一音符为主,但却代表极强烈的对比 。依循着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先例,直接经由华丽装饰音的桥梁,导入终乐章;该乐章传承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在单调的节奏上配以恢宏的旋律,使D大调从沉重的d小调中脱颖而出 。西贝柳斯再次像贝多芬那样,重现转调的乐句 。因此,大调的胜利听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之后他以赞美诗般的旋律来总结全曲 。这是西贝柳斯最后一次的仿古之作,在后来的作品里,他将专注于追求形式上的简洁,以及使这首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别具特色的自我表现方式 。
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OP.47,作于1903年,修改于1905年 。1903年版1904年2月8日由诺瓦切克(Novacek)主奏首演,1905年版该年10月19日由哈里尔(Karl Halir)主奏首演 。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小调,第一、二小提琴先分成四个声部,奏1)小调主和弦,主奏小提琴奏哀伤的第一主题,单簧管模仿主题开头后,主奏小提琴再将主题动机加以发展 。呈示华丽动态、18世纪风格短小华彩后,单簧管以扩大五度下降动机结束第一主题部 。在定音鼓持续D音上,先由大提琴、低音管为第二主题铺垫,低音管才呈示完整的第二主题,单簧管模仿,主奏小提琴予以对位 。主奏小提琴奏降E大调上行琶音后转为降D大调,复弦奏第二主题,单簧管、低音管、中提琴对位 。进入很快的快板,在木管与低音弦乐和弦上,小提琴齐奏降B小调第三主题,变为长笛柔和旋律后,由单簧管承接 。主奏小提琴再出现转为确实的中板,G小调,华丽地展开华彩 。然后再现前面三个主题,变为中庸的快板,低音管先以G小调奏第一主题,主奏小提琴承接 。第二主题先由单簧管再现转为D大调,主奏小提琴承接发展终止于单簧管、低音管、中提琴予以对位 。转为活泼的极快板,中提琴先以D小调再现第三主题,主奏小提琴装饰后,以第一主题动机而成尾奏,以八度音程奏华彩的开头快速音群,以强力主和弦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