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全国仅10人,江西这名教师获国家级荣誉

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发布
全国仅10人上榜
其中就有来自江西的
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周义朋

袁新|全国仅10人,江西这名教师获国家级荣誉
文章插图

攻关
周义朋的故事,从新疆和铀矿说起。
从新疆伊宁市驱车数小时,伊犁盆地乌孙山脚下,白杨林间,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厂房、东华理工大学与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生物地浸采铀产学研基地坐落于此。生产时间,厂矿里听不到机器轰鸣,更没有尾矿粉尘。铀矿的秘密都在地下。
那里管网密布。溶浸液在地下管网里汩汩流动,它们逐渐溶浸砂岩中的铀矿,经过多道工序,含铀元素的矿液被提炼出地面,最终变成核能发展的“粮食”——固体状的铀黄饼。
这种被称为地浸开采的技术,除了能实现资源高效开发,更是一种绿色采矿工艺。“它无须将矿石采出,无矿渣、尾矿,放射性物质就不会出来,对地下水也不构成影响。”说起自己在新疆的工作,周义朋语气中带着自豪。
在新疆从事铀矿开采技术攻关,周义朋一干就是16年。
2004年,30岁的周义朋怀着对核事业的浓厚兴趣,进入东华理工大学攻读环境工程硕士专业。两年后,东华理工大学首次承接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选派师生到新疆吐鲁番工作实习,周义朋自告奋勇。从此,这个九江人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在新疆一待就是大半年。

袁新|全国仅10人,江西这名教师获国家级荣誉
文章插图

▲周义朋清除钻孔周围积雪
不毛之地,是周义朋对吐鲁番当地矿床的第一印象。戈壁滩的艰苦,外人难以想象。用当地矿山职工的话说,“一个月我们上20天的班,20天后再多待一天都会疯掉”。
在戈壁滩开展试验,艰苦之外,还有危险。
一天夜里,周义朋在收工返回住地时,地下泵房内传来的吱吱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从露出地面的半截窗户往里一看,只见注液管与泵头的连接处直往外喷水。周义朋赶紧冲进泵房,没想到一脚踏进了至膝的深水中。等关掉泵开关后他才发现,水面就快淹没电缆接头。如果再晚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从2008年开始,因项目工作需要,周义朋从吐鲁番“转战”伊犁。虽说自然环境变成了荒漠草原,但条件依旧艰苦。在一次试验过程中,由于学生陆续返校,周义朋雇佣了两位村民替代学生的工作。不料其中一位村民无法忍受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连半个月的工钱都没要,中途撂挑子走人。周义朋和另一位村民苦撑到学生回来,没有因为缺人耽误试验一刻。
选择边疆一线,周义朋的简历里多了这样一些成果:由他主持设计并在新疆中核天山铀业有限公司建成的微生物地浸采铀工艺系统,是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地浸采铀系统,为国家创造效益上千万元;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子项2项、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3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苦当然苦。但这些苦与一个个突破带来的成就感和认可相比,就不那么重要了。”周义朋说。
课堂
三年的硕士生导师,读博期间又随周义朋远赴新疆,说起周义朋,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袁新很快勾勒出与老师相处的暖心场景。
和周义朋去过新疆的学生都知道,老师做得一手好菜。这其中,袁新“功不可没”。2018年,第一次来到新疆的他还没来得及褪去对新环境的好奇,就发现身体有些不对劲儿。“走路有些痛,脚有点肿。”头一回有这种症状的袁新并没太在意,咬着牙默默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