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吉|古人是怎么选择住宅地的?掌握了这三种方法,你不想发达也难

什么是风水?这一词语最早出自《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话说白了就是,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的东西。这东西能主导人的运势,所以古人要千方百计把它聚集在一起。但是,这气遇到风则会被吹散,遇到水就会停止运动。
上吉|古人是怎么选择住宅地的?掌握了这三种方法,你不想发达也难
文章插图
另外,中国人从来不会把任何事物孤立起来看。最早记载这种联系理论的是《黄帝宅经》。里面提到,把家的方位、地势作为身体,把山川河流作为血脉,又把土地作为肌肤,草木为毛发,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如果能做到一一对应,形势规整,那么这种房屋就是风水绝佳的,称为上吉。
上吉|古人是怎么选择住宅地的?掌握了这三种方法,你不想发达也难
文章插图
举个例子吧,据《风水案例》一书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张谷英的落魄官员,为了寻找一个上吉之地,带着全族长途跋涉,终于在湖南岳阳县渭洞乡这儿停了下来。据史料记载,这里有一块平地,周围围绕着三座大山,如果从高处看,这种地势犹如含苞待放的莲花,是风水学里典型的“土包屋”式的依山方式。所以,他便将家安置在了这里。
上吉|古人是怎么选择住宅地的?掌握了这三种方法,你不想发达也难
文章插图
果然,张家在此地越来越繁荣,人丁兴旺,俨然成当地望族。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了,这样地势,三面环山,生活肯定不方便哦,特别是交通,绝对的不妥。是的,这话不假。但是各位,按咱文章一开头的说法,家族命运取决于气的多少,而气怕风,所以三面环山,没有大风,自然气就不会散,所以这种“土包屋”才能成为吉祥之地。而且,毕竟人家有一面没山不是?
上吉|古人是怎么选择住宅地的?掌握了这三种方法,你不想发达也难
文章插图
树木适中,不可过密或过疏另外,在选择房屋住址时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山上种的树。古人将山势比喻为身体,树木称为毛发。如果毛发太旺,会过分吸取山的灵气,住这样的房子,犹如烈火烹油,虽然激烈,却很短暂。反之,如果树木太少,那就会散气,家室自然也不会太旺。另外还要说下水。
上吉|古人是怎么选择住宅地的?掌握了这三种方法,你不想发达也难
文章插图
找不到合适的图,大概就是这意思古书上说,“山主人丁水主财”,意思就是说,如果山势选得好,能够令家族人丁兴旺;而水如果选得好,能够令你财源滚滚。那这水该怎么选呢?古书上说,应该让水从屋前缓缓流过,就好比是人的腰带似的,成一半月型是最好的。好了,最后举个例子吧,据《风水杂谈》一书记载,说在明朝时,有一对夫妇,为人老实忠厚,平时做点小生意,不穷也不富。唯一的缺憾是命中无后,女的流产了好几次,期间也有孩子生下来的,但总是过不了满月。于是便找了个风水先生来看下。
上吉|古人是怎么选择住宅地的?掌握了这三种方法,你不想发达也难
文章插图
风水先生围着屋子转了圈,发现他们家门口一条河有问题,河水斜着从屋后流过,又一波三折。这是典型的绝人丁之地,八风吹穴,四水不收。这种地方不易住人。大师就劝他们换了个地方,很快,女子便有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