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氏|知道古代婚姻中的姓氏禁忌吗?

《礼外传》中有记载:“同姓不婚本周公礼制,百世不通,所以别于禽兽也。”同姓不婚是针对氏族内部说的,一个氏族一个图腾一个姓。一个氏族的男女必须与另一个氏族的男女通婚,互为夫妻,才能尽量避免由近亲繁殖而产生的严重后果。这里的“同姓”乃是“同宗”的意思。

与氏|知道古代婚姻中的姓氏禁忌吗?
文章插图

【 与氏|知道古代婚姻中的姓氏禁忌吗?】当时虽然有同姓不能结婚的规定,但是并没有完全的执行,晋文公的的父母亲就是同样为姬姓。战国以后以氏为姓;从汉代以后,又姓与氏不分,皇帝还经常给功臣赐姓,同姓通婚的男女又经常发生,汉代的吕皇后就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吕平。王莽就以王、田等五个姓为宗室,禁止互为通婚,但是他自己就带头破坏了,娶了王氏女。

与氏|知道古代婚姻中的姓氏禁忌吗?
文章插图

到了晋代,同姓通婚者也大有人在。唐朝律令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两年。”这里的同姓也是同宗的意思。宋代的律令沿袭了唐朝。明清时期则是把同姓与同宗分开,后来又把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为婚而不禁止同姓之婚了。因为同姓未必同宗,不一定有着亲属学员关系;相反,不同姓也有可能有着血缘关系。

与氏|知道古代婚姻中的姓氏禁忌吗?
文章插图

古代的同姓不婚中的“姓”,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姓。姓,产生于母系社会,最初是母系血统的标记,即同姓都有一定的血统关系,不同姓有区别宗族的作用,那时的人们结婚,男女之间辨别姓是很有必要的,它符合人类婚姻有群婚到专偶婚、进而消灭近亲通婚的进步意义。《左传》中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警告,就是近亲结婚,其后代不繁盛,容易产生怪胎、畸形儿。

与氏|知道古代婚姻中的姓氏禁忌吗?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