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数十春秋 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二 )


几十年来,中国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 。建设项目 。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颁布实施《荒漠防治法》,在法律层面筑起绿色屏障 。同时,一大批龙头企业和治沙模式积极参与,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让绿化延伸,沙丘止步 。
——重大工程,夯实治沙基础 。
在三北项目区,沙化土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183平方公里 。在京津风沙源工程中,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共建设了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林带……
“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全国生态状况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的规划周期有限,其长度、覆盖面广、投资大,在世界各国都是非常罕见的 。
——继续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 。
在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辛勤耕耘,在“黄沙遮天,鸟无林”的荒沙上,创造了荒漠变身的奇迹 。森林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王友德带领员工建设防风固沙林60万亩,治理流沙近100万亩 。在陕西靖边,“全国劳动模范”牛玉琴靠自己和家人的双手种草种树,让当地11万亩荒沙绿...
“在我国长期的荒漠化防治实践中,涌现了一大批石光银、王友德、‘八布六六老汉’等治沙英雄典范,还有河北塞罕坝,山西有鱼、内蒙古库布等 。它、新疆可可牙等治沙例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防沙治沙司司长孙国吉说,“锲而不舍、锲而不舍、治沙、治沙”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 。困难重重,顽强抗击沙灾 。
——企业参与,探索先进技术和模式,防治沙灾 。
几十年前的库布其沙漠,是一眼看不到的沙海 。现在沙丘披上了绿衣,沙土变成了肥沃的田野 。在“党委政府政策引领、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不断创新”四轮驱动下,80多家企业投入致力于库布其治沙和沙业发展,追求“绿色财富、共同繁荣” 。
沙退,绿地入,生态改善,“金山银山”接踵而至 。“退耕还林让荒山绿水,漫山遍野的山桃都变成了珍贵的鸡蛋 。桃坑被做成工艺品,很受游客欢迎 。”宁夏固原市袁州区黄多堡镇南城村农民高建中说 。
治沙与治贫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科学开发利用各地区沙区光、热、风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沙漠旅游等绿色富集产业,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 。和牧民,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孙国基说 。
据统计,进入结果期的北部沙区经济林每年生产干鲜果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年产值1200亿元 。净收入的一半以上 。三年来,北方12个沙地省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 。
治沙不是“毁沙漠”,而是科学治沙
一个人把细长的水管插进沙子里,水压立刻冲出一个洞,另一个人把香肠柳插进去,用沙子填满 。种植一株柳树仅需 10 秒左右 。
“这种方法称为‘微创气流植树法’,减少土壤扰动,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 。”亿利集团治沙专家介绍 。
中国人在实践中认识到,沙漠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治沙不是为了“消灭沙漠”,而是在尊重科学、服从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治理人造沙化土地 。
依靠科技创新,尊重自然规律,中国治沙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治沙“药方”越来越多样化,效果越来越明显 。
——只关注人工治理 。开展精准治沙、测水、以水设绿、林水平衡试点 。
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三北工程林区选择30个具有代表性的县(旗、区)开展沙化精准治理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