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以什么样的姿态救人合适
你想象过这种情形吗?当你看到一个小女孩身临险境,紧急之下,冒着种种风险救了这个孩子。救人视频传到网上,有人不仅没给你点赞,还阴阳怪气地骂你救人的姿势不对,手不能那么放,手放在那个部位,是不是想揩别人油啊?面对这种质疑,你会怎么想?
【 冷漠|以什么样的姿态救人合适】安徽淮南的高先生就遇到了这种质疑。近日,一名女童不慎头部卡入小区铁门空隙中,进退不得,路过的高先生询问情况后,托起女童的一条腿,将她以平躺的状态穿过铁门,助其脱困。他担心别人误解,还让旁边的孩子拍下这个过程。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却引发争议,有人批评他救人时的动作不妥当,手部靠近女童隐私部位。“救人是好事,手确实应该把双腿抱起或者下来一点都好,否则真的容易引起误会。”高先生很委屈,说自己也有儿女,救人时哪会想那么多。
很反感这种争议和评论,不仅反感其角度的阴暗,更担心对人心的败坏。人的心灵要自私冷漠、不明是非到何种程度,才会这样苛求一个救人者。当好人善行受到这种恶评时,人们之所以愤愤不平,主要是一种对好人的亏欠感,对不起,竟让做好事的人受委屈了。不怕这种阴暗和冷漠,毕竟只是极少数,人们害怕的是,这种冷漠刺痛人心所带来的委屈感,好人反遭恶评,会让更多的人心安理得地冷漠。让受委屈的好人心理强大一些,不必介意那些恶评,这种话总是那么无力,为什么总要让好人去承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流汗流血之外还要流泪?
让人掂量救人风险,以什么样的姿态救人,救不救人,救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个掂量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人心变得麻木和冷漠的过程啊。人们担心,当自己遇到风险需要求助时,路人会有种种顾虑而不敢出手。当自家老人和孩子遇到危险时,身边都是冷漠的目光。这就是人们为什么痛恨那些恶评的原因,纷纷出手谴责那些冷漠的言论。有的说,心里是脏的,看什么都是脏的。有的说,紧急情况下,任何姿势都是正确的。这是在救人,又不是玩游戏。
说得好,不为好人撑腰,就配不上拥有好人的善行。好人,只要负责做好事就行了,其他的留给舆论,营造一种让好人无后顾之忧、让好人不受委屈的友好环境。这个救孩子的高先生,救人时之所以让旁边的孩子拍下过程,可能就是有某种担心,看过那些“救人反遭诬陷”的寒心新闻,冒着风险伸出了援手。没想到,拍了视频,还是被质疑了。不能让这种本就小心翼翼的善意,变得战战兢兢,从而“以后算了”。
别小看这种恶评,虽然是极少数,但却有强大的议题设置力、情绪干扰力和人心败坏力,让人心无法释怀。钱钟书在《围城》里有一段妙喻,他说: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同样,像这种好人善事新闻后一两句阴阳怪气的评论,伪装忠厚的恶毒,有着同样的刺痛感,你越善良,越容易被这样的刺给伤着。
多说几句。当下舆论场上有很多情绪,感动的,震惊的,愤怒的,往往都是正义凛然。要特别警惕那种站在安全区域的闲人愤怒。一个人如果当时在救人现场,身临其境,是断不会发出这种质疑的,救人要紧,哪有心思想其他。倒是身在安全区域的闲人,闲嘛,从不同角度去打量,找那些可以体现自身智商优越感、碾轧别人的地方。这些人啊,只敢在安全的地方表演愤怒。稍有点风险需要他们挺身而出的时候,别指望看到他们。鉴别某种愤怒感或正义感的真诚度,很简单,看需不需要承受什么风险或代价。
- 瘫痪|湖南女婿带着瘫痪岳母打工数年:我只剩这两个母亲可以照顾了
- 疫情|以艺抗疫,致敬最美逆行者
- 一腔热血,三尺窗口,他以实干书写群众满意答卷|扬“三能”·展风采| 身份证
- 警察节|无悔从警路、勇担新使命--临洮公安民警这样说
- 江歌|极目锐评江歌母亲诉刘鑫生命权纠纷案宣判,以法之名,为善良讨个公道
- 孙淑玉|以行动践行公益,这家企业再次为爱出发,影响了身边很多人
- 新征程|全年110接听报警电话291万余起:临沂公安夜以继日守护城市安宁
- 殉职|?今天,我们为110 “打call” !?你可以永远相信那一抹藏蓝!
- 疫苗|107岁奶奶接种后点赞!永嘉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超23万剂!
- 雪景|以雪为令,2022年第一场雪,哪里有雪景哪里就有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