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之*的不同叫法:从自缢到殉国( 二 )


【崇祯之*的不同叫法:从自缢到殉国】立场“自缢”与“殉国”背后的不同内涵
仔细品读傅增湘所写《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以及沈尹默所题“眀思宗殉国处”六字,均将崇祯自缢称为“殉国”,无疑都是在颂扬崇祯的“壮举” 。所谓“国”,自然是指明朝 。因为在大家看来,崇祯是受到李自成的逼迫才会自缢而* 。身为一国之君,崇祯此举堪称为国殉亡 。
但换个角度来看,崇祯殉国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明朝的灭亡以及后来清朝的建立 。因此,置身清朝,倘若一味褒扬崇祯的殉国之壮烈,势必会引起清朝统治者的忌讳 。清朝前期,大量文字狱案的发生便往往因为其中含有追思前明、影射当下的内容 。比如,提到明朝的服饰、史事,都可能被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加以严惩 。这也就可以理解,清朝的皇帝如顺治、康熙等人,尽管一再表露出对明朝皇帝的尊敬,并加以祭祀,但并没有放松对民间开展此类活动的控制 。从清朝*方的立场看,崇祯“自缢”仅是用来形容崇祯皇帝*亡的方式,并没有过分突出他“殉国”的重要内涵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通过崇祯自缢一事,将汉人的仇恨转移到李自成身上,进而宣布清*入关的合理性,为清朝建立提供足够的依据 。总之,有清一代对崇祯“殉国”的褒扬,多是停留在私下层面,*方虽也有肯定,但相比之下并不那么积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民国年间,崇祯自缢一事重新受到关注,其意义也获得了进一步抬升 。尤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日益严峻,崇祯“殉国”所体现的坚毅、不惧等因素,成为战时宣传的必备条件 。这从傅增湘所作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中,能够明显感受得到 。除此之外,崇祯“殉国”之所以被凸显,或许还应与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 。早在晚清之时,孙中山等人为推翻清朝的统治,重新使用了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反对元朝时喊出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满汉之间的矛盾,在清末之时被重新构造起来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清朝灭亡之后,自殉清者并无多少,根本无法和明亡后出现的“自比赛”现象相提并论 。这或许与满汉矛盾之下,人们对清朝的认同不够深刻有某种程度的关联 。
回到抗战年间所立的两座崇祯纪念碑,虽然它们的作者沈尹默、傅增湘均生于清朝,后者还曾中过清朝的进士,准确来说应该算是清朝遗民,但他们显然没有多么浓厚的遗民情结 。所以,傅增湘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碑文中,已经毫不避讳地大加赞扬崇祯“殉国”一事,而不必顾忌其中言语是否会触碰到前清的立场 。这既是时过境迁造成的结果,也与明、清两朝灭亡之后截然相异的氛围有密切关系 。
正如纠结于是“自缢”还是“殉国”一样,崇祯*后的谥号也长时间内没有定论 。多尔衮加谥崇祯为“怀宗端皇帝”,顺治时期则改称为“庄烈愍皇帝”,同样也有人因崇祯之陵为“思陵”而称其为“思宗”,由此更见崇祯本身的复杂色彩 。以清朝*方对崇祯的通称“愍帝”来说,《谥法》的解释是:“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 。”应该说,“愍”字准确概括和总结了崇祯一生 。前人曾作诗说:“景山无好景,思宗却可思” 。却不曾想,当众口纷纷说崇祯时,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这位昔日皇帝的忧患哀怜?当人们匆匆走过那棵古槐时,又是否注意过景山晚景中的那一抹*色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