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发展简史( 三 )


光学发展简史

文章插图
光电效应 西方光学萌芽及发展从墨翟开始后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构成了光学发展的萌芽时期 , 在此期间光学发展比较缓慢 。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475年)大体上标誌着黑暗时代的开始 , 在此之后 , 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发展缓慢 , 光学亦是如此 。除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外 , 在生产和社会需要的推动下 , 在光的反射和透镜的套用方面 , 逐渐有了些成果 。克莱门德(Clemomedes)和托勒密(C.Ptolemy,90--168)研究了光的折射现象 , 最先测定了光通过两个介质面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罗马哲学家塞涅卡(Seneca,前3--65)指出充满水的玻璃泡具有强大功能 。从阿拉伯的巴斯拉来到埃及的学者阿尔哈雷(Alhazen , 965--1038)反对欧几里德和托勒密关于眼镜发出光线才能看到物体的学说 , 认为光线来自所观察的物体 , 并且光是以球面形式从光源发出的;反射和入射线共面且入射面垂直与界面 , 他研究了球面镜与抛物面镜 , 并详细描述了人眼的构造;她首先发明了凸透镜 , 并对凸透镜进行了实验研究 , 所得的结果接近于近代关于凸透镜的理论 。培根(R.Bacon,1214--1294)提出透镜校正视力和採用透镜组构成望远镜的可能性 , 并描述了透镜焦点的位置 。阿玛蒂(Armati)发明了眼镜 。波特(G.B.D.Porta , 1535--1615)研究了成像暗箱 , 并在1589年的论文《自然的魔法》中讨论了複合面镜以及凸透镜和凸透镜组的组合 。综上所述 , 到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 , 凹面镜、凸面镜、眼镜、透镜以及暗箱和幻灯等光学元件已相继出现 。几何光学时期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光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 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同时为了提高人眼的观察能力 , 人们发明了光学仪器 , 第一架望远镜的诞生促进了天文学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 显微镜的发明给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荷兰的李普塞在1608年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 。克卜勒于1611年发表了他的着作《折光学》 , 提出照度定律 , 还设计了几种新型的望远镜 , 他还发现当光以小角度入射到界面时 , 入射角和折射角近似地成正比关係 。折射定律的精确公式则是斯涅耳和笛卡儿提出的 。1621年斯涅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 入射角的余割和折射角的余割之比是常数 , 而笛卡儿约在1630年在《折光学》中给出了用正弦函式表述的折射定律 。接着费马在1657年首先指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所走路程取极值的原理 , 并根据这个原理推出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综上所述 , 到十七世纪中叶 , 基本上已经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关于光的本性的概念 , 是以光的直线传播观念为基础的 , 但从十七世纪开始 , 就发现有与光的直线传播不完全符合的事实 。义大利人格里马第首先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 , 接着 , 胡克也观察到衍射现象 , 并且和波意耳独立地研究了薄膜所产生的彩色干涉条纹 , 这些都是光的波动理论的萌芽 。十七世纪下半叶 , 牛顿和惠更斯等把光的研究引向进一步发展的道路 。1672年牛顿完成了着名的三稜镜色散试验 , 并发现了牛顿圈(但最早发现牛顿圈的却是胡克) 。在发现这些现象的同时 , 牛顿于公元1704年出版的《光学》 , 提出了光是微粒流的理论 , 他认为这些微粒从光源飞出来 。在真空或均匀物质内由于惯性而作匀速直线运动 , 并以此观点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然而在解释牛顿圈时 , 却遇到了困难 。同时 , 这种微粒流的假设也难以说明光在绕过障碍物之后所发生的衍射现象 。惠更斯反对光的微粒说 , 1678年他在《论光》一书中从声和光的某些现象的相似性出发 , 认为光是在“以太”中传播的波.所谓“以太”则是一种假想的弹性媒质 , 充满于整个宇宙空间 , 光的传播取决于“以太”的弹性和密度.运用他的波动理论中的次波原理 , 惠更斯不仅成功地解释了反射和折射定律 , 还解释了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但惠更斯没有把波动过程的特性给予足够的说明 , 他没有指出光现象的周期性 , 他没有提到波长的概念.他的次波包络面成为新的波面的理论 , 没有考虑到它们是由波动按一定的位相叠加造成的.归根到底仍旧摆脱不了几何光学的观念 , 因此不能由此说明光的干涉和衍射等有关光的波动本性的现象.与此相反 , 坚持微粒说的牛顿却从他发现的牛顿圈的现象中确定光是周期性的. 综上所述 , 这一时期中 , 在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占统治地位的同时 , 由于相继发现了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光的波动现象 , 以惠更斯为代表的波动说也初步提出来了 , 因而这个时期也可以说是几何光学向波动光学过渡的时期 , 是人们对光的认识逐步深化的时期.波动光学时期19世纪初 , 波动光学初步形成 , 其中托马斯·杨圆满地解释了“薄膜颜色”和双狭缝干涉现象 。菲涅耳于1818年以杨氏干涉原理补充了惠更斯原理 , 由此形成了今天为人们所熟知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 用它可圆满地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 也能解释光的直线传播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 观察到了光的偏振和偏振光的干涉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 , 菲涅耳假定光是一种在连续媒质(以太)中传播的横波 。为说明光在各不同媒质中的不同速度 , 又必须假定以太的特性在不同的物质中是不同的;在各向异性媒质中还需要有更複杂的假设 。此外 , 还必须给以太以更特殊的性质才能解释光不是纵波 。如此性质的以太是难以想像的 。1846年 , 法拉第发现了光的振动面在磁场中发生旋转;1856年 , 韦伯发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电流强度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 。他们的发现表明光学现象与磁学、电学现象间有一定的内在关係 。1860年前后 , 麦克斯韦的指出 , 电场和磁场的改变 , 不能局限于空间的某一部分 , 而是以等于电流的电磁单位与静电单位的比值的速度传播着 , 光就是这样一种电磁现象 。这个结论在1888年为赫兹的实验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