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着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李淳风( 三 )


唐代着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李淳风

文章插图
推背图中国古历的“日”从夜半算起,“月”以朔日为始,而“岁”以冬至为始 。古历把冬至与合朔同在一日的周期叫做“章”,把合朔与冬至交节时刻同在一日之夜半的周期叫做“蔀” 。古历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纪年、日,如果冬至与合朔同在一日的夜半,纪日乾支也复原了,则这个周期叫做“纪”;如果连纪年的乾支也复原了,则这个周期叫做“元” 。古代制历都要计算这些周期,但这些周期对曆法计算并非必要,反而成为曆法的累赘,李淳风毅然把它废除了 。《麟德历》以前的各种曆法都用分母各不相同的分数来表示各种周期的整数以下的奇零部分 。这些周期,如期周(回归年)、月法(朔望月年)、月周法(近点月年)、交周法(交点月年)等,都是曆法计算必须预先测定和推算的重要数据 。因为这些周期参差不齐,计算十分繁琐,比较各种数据也很不方便,李淳风就立“总法”1340作为各种周期奇零部分的公共分母,这样,数字计算就比以前的曆法简便得多 。《畴人传》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二,重新採用定朔 。《戊寅元历》虽首次採用定朔,但由于有关的计算方法未完全解决,又倒退到用平朔 。为了使定朔法能站得住脚,《麟德历》改进了推算定朔的方法 。李淳风早年仔细地研究过隋朝刘焯的《皇极曆》,并撰写皇极曆又一卷 。刘焯在北齐张子信关于日行盈缩的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创造了推算日月五星行度的“招差术”,即二次函式的内插公式 。李淳风总结了刘焯的内插公式,用它来推算月行迟疾、日行盈缩的校正数,从而推算定朔时刻的校正数 。为了避免曆法上出现连续四个大月的现象,他还创造了“进朔迁就”的方法 。《新唐书》卷二六所载的《麟德历经》说:“定朔日名与次朔同者大,不同者小 。”这里日名指纪日乾支中的“乾” 。还规定:“其元日有交、加时应见者,讯息前后一两个月,以定大小,令亏在晦、二,弦、望亦随讯息 。”讯息是消减与增长的意思 。按这一规定,就可以做到“月朔盈朒之极,不过频三 。其或过者,观定小余近夜半者量之” 。这就是说,用改变一月中未满一日的分数(即小余年)的进位方法,来避免曆法上出现连续四个大月或小月 。但应指出,这种“进朔”法是为了避免曆书上出现连续四个大月而人为迁就之法,并不是日月运动规律的正确反映 。按近代的推算方法,採用定朔就有可能连续出现四个大月 。《麟德历》的最大缺点是不考虑岁差 。晋代虞喜发现岁差后,祖沖之首先把它用于制历,大大提高了曆法的精密度 。此后,隋朝张胄玄的《大业历》、刘焯的《皇极曆》、唐初傅仁均《戊寅元历》都考虑了岁差 。但李淳风却利用《尧典》四仲中星的内在矛盾,根本否认岁差存在 。他与数学家王孝通一起责难《戊寅元历》考虑岁差,致使“岁差之术,由此不行” 。后在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张遂在编制《大衍曆》时,才重新考虑岁差 。《麟德历》为完成中国历史上採用定朔这一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精数者,皆以淳风、一行之法,历千古而无差,后人更之,要立异耳,无逾其精密也” 。此说虽有溢美之辞,但由此可见《麟德历》对后世曆法的重大影响 。它作为唐代优秀曆法之一,行用达六十四年(665年至728年)之久 。《麟德历》还曾东传日本,并于天武天皇五年(667年)被採用,改称为《仪凤历》 。浑仪浑仪是古代观测天体位置和运动的重要仪器 。唐太宗贞观初年,李淳风“推验七曜,并循赤道 。今验冬至极南,夏至极北,而赤道当定于中,全无南北之异,以测七曜,岂得其真?”在曆法计算中,要按黄道度推算日月五星的运行,才能既简便又精确地算出朔的时刻、回归年长度等重要数据,于是他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建议製造按黄道观测日月五星运行的浑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