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李善长之*开国丞相李善长*在quo;谋反案quo;上( 二 )


这样一个曾经位极人臣,而且照样皇亲国戚的大人物,怎么会落到身*族灭的地步呢?
外面的原由似乎是因为胡惟庸的谋反案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 。李善长虽与胡氏同乡,且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的儿子娶的是胡惟庸的侄女,具有姻亲关系,胡惟庸仕途自得,又主如果靠李善长的引荐,但在胡案初始阶段,李善长并未陷入个中 。御史台缺长*,退休的李善长还一度被“拉夫”,暂时主持御史台的事务 。让人无法料想的是,到了洪武十八年,“反臣”胡惟庸的脑袋早已“迁居”多年的时刻,忽然有人跑出来,揭露李善长的弟弟李存寄父子“实为胡党” 。这个时刻,圣恩虽仍如雨露,说“免*吧”,但对李善长来说显然已危机四伏 。洪武二十三年,已经77岁的李善长修房子,向信国公汤和借士兵300人干私活,汤和没赞成还奏了一本 。该年四月,李善长又为一个犯了罪的叫丁斌的亲戚求情 。按照常理,这在当时本来是一件并不大的工作,可不知何故又闹到了朱元璋那里 。皇帝命令审讯,而这个丁斌以前曾在李善长家办事,很奇怪,他没有就事论事,交待李丞相是如何为他请托免罪的,却直往心惊肉跳的事上扯,即李善长家族与胡惟庸的瓜葛 。明太祖先逮捕了李存寄父子,拷讯之下,总算拿到了最有“价值”的内容 。
按《明史》记载,李存寄父子是这样供认的:胡惟庸想造反,便使亲家李存义去游说李善长 。李善长起先大惊,说这是灭九族的勾当啊 。不久胡惟庸又派李善长的老友去劝诱,说事成之后当封其为王,善长“不许,然颇心动” 。后来胡惟庸亲自出马,善长“犹不许” 。过了一段,胡惟庸又让李存义去劝告兄长,李善长叹了一口气说:“我老了,等我*后,你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但仅此似乎还不足定案 。很快,李善长家的几个奴婢也纷纷告密李善长和胡惟庸的阴谋 。“大逆不道”的罪名终于成立,有意思的是连老天也示意李善长该*了 。《明史》上说,李善长刚刚被入罪的时刻,星相学家“言星变”,卜了一卦,说上天示意要“移大臣” 。须知,因天象的异变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 。唐末时,一个依附*头的权相,就是以这种来由来清除他不爱好的20多位同僚的,结果“朝班为之一空” 。现在李丞相既然也到了天厌之的份儿上,还有何说?皇帝昔时亲赐的那个可以免二*的铁券,也成了一张废纸……
网络配图
开国丞相*在了一路“谋反案”上,看似有极大的随机性,其实不然 。读史者不应疏忽一个重要的情节:李善长虽然位极人臣,但他是早在洪武四年就主动以身体不好为由申请退休了 。那时刻,李善长只有58岁,本是政坛比赛的黄金年纪,而且,所谓身体不好如此显然是藉词,他已经活到了77岁,若非有人不想让他再活下去,看样子也还能享一段荣华富贵呢 。
李善长主动退出权力场的原因何在?应该只有一个,精明过人的他早已看到了危险,他在最风光的时刻就已经想到了以韬光养晦来避祸 。然而,李善长固然精明,但他不知道,对他而言,这一场灭顶之灾,却注定不是他主观上想躲就躲得以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