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 三 )


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

文章插图
太华石室太华岩寺前几块大岩石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石室,高约4m,从不同的方向观看有不同的象形效果 。从上往下看,象一鼎香炉;从东往西看,象一只帽子;整个望去如三颗大寿桃,呈献于对面的狮山面前 。岩石中有石洞,初极狭小,顺石阶而下,豁然开朗,置有石桌、石椅,可供休憩 。洞内冬暖夏凉,炎夏至此,当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
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

文章插图
龟石流韵位于太华岩寺西南侧100m处,由岩石、青藤、灌木形成 。巨石极似龟背,石上青藤缠绕,藓苔斑斑 。莲花揽胜小区潮汐泉
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

文章插图
位于太华岩半山一石洞内,呈斜伸状,深不见底 。每逢农曆初一、十五海水涨潮时则井水满盈;海水落则井水亦落,堪称奇观 。桫椤群又叫树蕨,是一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活化石”,为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 。迎客松位于太华岩寺西北侧200m处 。松树从岩石旁探身而出,两根粗壮的枝干从主干的中部平展前伸,象是一位热情的主人伸出的欢迎的手臂 。它平展前伸的枝桠,承接着山间云雾中的水分养料,既是好客的热情,更是强大生命力的张扬 。石释洞又叫石烛岩,由两块巨大岩石天然横卧成上下两洞,下洞高2m,宽6m,深7m,冬暖夏凉,并奉祀有莲山大人 。洞壁立有五块并列石刻,每块石板阴刻楷书文字4行,每行11字,是传经祖师为传授修行心法刻写的禅诀 。史学家推断是宋代文刻 。朱熹游石释洞时曾题诗:“山高神显独一尊,岩前通天日月烛” 。石刻顺序特意安排有错,第二块被排在最后,传说谁能读懂这些文字,则可以得到“九车九驴驮,九篮九粪箕”的银子 。清光绪年间,有个叫詹方的秀才上洞释文,当读到最后几个字时,听到了银子的响声,他十分激动,却把最后一个“土”字念成了“士”,结果银子就不见了 。他一气之下把“土”字凿掉,所以石板上少了一个字 。太华石瀑
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

文章插图
距石释洞东南侧100m,为一面长20余m,高15m的大石壁 。由于常年流水沖刷留下长长的痕迹,就像一条条瀑布直泻而下,极为壮观 。七仙女峰七块大石柱并列耸立,所依山势陡峭,如七位体态圆润婀娜的年轻少女,亭亭玉立,风姿绰约 。传说天上的七仙女下凡到莲花山採莲,触犯天条,转化成石 。情侣岩七仙女峰前有两小峰,紧相依偎,酷似—男—女,耳鬓厮磨,窃窃细语 。据说在峰前许愿,就能保佑恩爱夫妻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亲密恋人忠贞相许,姻缘美满 。天门洞位于海拔622.3m处,为一天然石洞 。洞中凉风徐徐,洞口碧苔覆盖,古藤缠绕,显得苍老久远 。站到洞口,望莲花山美景,群山叠翠,万峰突兀,顿觉心旷神怡 。莲花十八叶
厦门莲花国家森林公园

文章插图
犹如一朵盛开在山巅的莲花,由十八块宽窄不一的天然岩石组成,只是缺了花蕊,故又称十八叶岩 。旁边悬崖峭壁,深不可测 。相传很早以前,同安西北方有一个莲花湖,湖中朵朵莲花盛开,婀娜多姿,景色十分美妙 。天上的七仙女下凡採莲,竟忘了按时返回天庭 。玉帝大怒,命天兵天将将湖水涸乾,枯死了莲花 。七仙女在天上不时偷眼寻看,突然发现湖面现出一座山来,山上有水塘,塘里盛开着一朵莲花 。七仙女再次下凡,去偷採莲花蕊 。玉帝知道后把七仙女变成了山峰,那朵无心的莲花则变成石莲花,后人因此题咏:“莲花无心叠叠叶” 。据说莲花山一带的老百姓大多姓叶也是因此而来的 。湖畔闲情小区佛心寺位于莲花山脚,原建于1927年,曾一度荒废 。寺内最早的主持即是闽南着名的高僧会泉法师 。寺庙分前后两殿,左右角楼,重檐翘脊 。正殿供奉千手观音,寺旁虬枝婆娑的大榕树下则供奉着药师佛 。周遭绿树环抱,极为清静幽雅 。莲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