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竹( 二 )


截至2019年1月,王育竹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国际会议论文集两本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9年1月,王育竹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荣誉证书,中国科学院和部委级奖共十余项 。时间项目名称奖励名称1977年铷原子频率标準上海市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78年铷原子频率标準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铷原子频率标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985年“远望号”综合测量船(“718”铷原子钟是“远望号”测量船主要项目之一)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雷射偏转原子束研究与亚泊松光子统计规律的验证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雷射偏转原子束研究与亚泊松光子统计规律的验证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三)1995年光泵远红外雷射理论与技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6年腔内QED效应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2014年冷原子/分子的磁、光操控及其原子光学研究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人才培养王育竹认为:完成一项有价值的科研工作需要一个好的学术环境 。在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中,科研人员精力都集中在学术上,积极获取新的学术信息,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热衷于讨论新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做出创新的成果 。中国需要创造一个好的、宽鬆自由的学术环境,提倡学术上的自由讨论,鼓励提出新的、独具创意的学术思想 。做好研究工作还需要一个好的研究集体 。国家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创新工程”的实施,将大大加速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的科研环境已有很大改善,科研条件日臻完善,青年一代已能肩负起建设科技强国的重任 。必须不拘一格地选拔优秀人才,为年轻人创造一种脱颖而出的环境,提高科研队伍的素质 。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创新,要创新就要有创新的意识,就要敢于破除某些陈旧的保守的思想方法和突破现有科学技术的界限,创造新的成果,开创自己的科研道路 。荣誉表彰时间荣誉表彰1986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中国物理学会首届饶毓泰物理奖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社会任职时间担任职务1994年—2000年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高级合作成员2002年—2006年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2008年德国Max-Plank学会光科学研究所国际访问委员会成员国际套用物理联盟(IUPAP)量子电子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荣誉会员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人物评价王育竹从五十年代量子电子学诞生的初期,开始电磁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负责研製成功中国第一台气泡型铷原子钟,并用于多项重要国防任务,其中安装在“远望号”综合测量船上的铷原子钟,在历次发射任务中发挥了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评)王育竹院士五十年来的辛勤工作和在中国量子光学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王育竹院士忠心报国、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操,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亲贤育才、为民造福的高尚品德,永不懈怠、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值得全所职工学习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朱健强评) 人物影响王育竹院士从事科研工作五十周年仪式
2005年10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举行贺王育竹院士从事科研工作五十周年仪式 。朱健强所长、祝如荣副所长、王定宝党委副书记,王育竹院士的同事、学生代表,以及上海光机所科研人员与研究生代表等共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了庆贺会,王定宝副书记主持了庆贺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