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岭南印象园行政区划区划沿革2002年3月18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莲花山镇,将其行政区域併入石楼镇;撤销潭洲镇,将其行政区域併入大岗镇;撤销新垦镇,将其行政区域併入万顷沙镇 。2002年3月25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市桥街道办事处划分为市桥、沙头、东环、桥南4个街道办事处,作为番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市南沙区,将番禺区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的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的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区域划归南沙区管辖 。2006年1月20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灵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分别併入榄核镇、大岗镇、东涌镇;撤销鱼窝头镇,将其行政区域併入东涌镇 。2006年1月20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大石街道办事处分设为大石和洛浦两个街道办事处 。2006年12月20日,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沙湾镇陈涌、蚬涌、草河3个村民委员会和陇枕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区域,划归桥南街道办事处管辖 。区划详情截至2018年10月,番禺区下辖10个街道、6个镇,区人民政府驻市桥街道 。街道办事处:市桥街道、沙头街道、东环街道、桥南街道、小谷围街道、大石街道、洛浦街道、石壁街道、钟村街道、大龙街道 。镇:南村镇、新造镇、化龙镇、石楼镇、沙湾镇、石碁镇 。
文章插图
番禺区地图地理环境位置境域番禺区位于广州市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地处北纬22°26′~23°05′、东经113°14′~113°42′之间 。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隔洋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和中山市相邻;北隔沥滘水道,与海珠区相接;南濒珠江出海口,与南沙区接壤 。番禺区总面积529.94平方公里 。番禺区地形地貌番禺区境内地势平坦,地势由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主要是50米以下的低丘,南部是连片的三角洲平原 。市桥至莲花山公路以北为市桥台地,以南为沖积平原 。台地久经侵蚀,风化层厚,以低丘岗地为主,最高峰为大夫山(海拔226.6米) 。全境约略为“一山三水六平原” 。
文章插图
莲花山古採石场气候番禺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温受偏南季候风影响,暖湿多雨,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气温:番禺区多年平均气温22.1℃,最高气温38.4℃(2016年7月),最低气温-0.4℃(1967年1月) 。日照:番禺区多年日照时数在1472小时左右,无霜期357天 。根据月份变化,7月份日照时间最长,最高达236.3小时 。其次是8月份,为222小时 。2~3月份最短,每月日照仅100小时左右 。整个5~12月,平均月日照时间在150小时以上 。降雨量: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多雨地区,降雨丰沛,4~9月为雨季,前期4~6月多西南季风,水气充沛,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常出现强降雨,后期7~9月盛行东南季风,太平洋及南海的热气旋带来大量水气,形成强风暴雨,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风,多为旱季 。市桥站多年平均雨量为1633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653毫米(1965年),最小年降雨量1030毫米(1963年) 。实测最大24小时雨量为385毫米(1958年9月28日) 。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雨量极值比较大,达2.6倍 。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4~9月占全年总量的80.7%,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占全年总量19.3%,造成春旱夏涝;从典型年来看,汛期极值比与多年均值相近为2.5倍,非汛期极值比高达3.2倍,春旱更为显着 。水文番禺区河流有境内河流和过境河流,乾支流河道总长度约181.7公里 。境内河流主要为市桥水道、沥滘水道、莲花山水道、三枝香水道、大石水道和紫坭河6条水道,总长度约69公里 。过境水道主要有珠江干流、狮子洋、沙湾水道、陈村水道、深涌水道、顺德水道等8条水道,总长度约112.7公里 。番禺区河流中,干流河道宽度多在300~500米,河深1~6米之间;支流河道宽度约在100~250米,河深3~8米 。番禺区河涌众多,纵横交错,总体由西北流向东,包括砺江河、丹山河、汉溪河、钟屏环山河等总计206条,总长度约406.1公里,水域总面积约16.7平方公里,各河涌宽度多在4-150米,深浅不一 。土壤按广东省土壤分类标準,番禺区耕地土壤类型包括粘土、沙壤土和壤土,分别占67.45%、13.18%和19.37% 。其中,粘性土通透性差,土层深厚,为第四纪淤积层河淤土;沙壤土和壤土耕地耕作层浅,肥力差,主要分布在民田区 。沙围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及南部和西北部沿河地区,土壤多为第四纪河淤土 。根据岩性特徵、成因和形成时代的不同,番禺区内土(岩)可划分为12层,自上而下分别为:素填土、淤泥、淤泥混砂、砂混淤泥、粉质粘土、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砂层、粉质粘土、全风化砂岩、硬风化砂岩、全风化砂岩 。从地质岩体稳定性分析,区内无强风化岩,由沖积层直接到中风化岩,岩芯较完整,属软岩,在孔深控制範围内可见岩体稳定性良好 。植被番禺区境内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天然林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 。自然灾害番禺区地处珠江下游出海口,上有西北江洪水下泄,下有伶仃洋潮水顶托,加上地势低平,以及季风气候的影响,颱风暴潮、洪、涝、鹹、旱等自然灾害频繁 。自然资源水资源珠江三角洲分布有八大口门,将东江、西江、北江的径流注入南海,其中虎蕉门、洪奇沥2个口门在番禺区境内 。由于三江源远流长,番禺区过境河川径流颇为丰富 。番禺区属珠江三角洲水网区,拥有各类水域面积152.7平方公里,水域占番禺区总面积的28.8% 。山塘水库面积较小,共有12座小型水库和15座山塘,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的浅丘和台地,山塘水库集水面积约29.58平方公里、总库容约458.2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番禺区水域浮游植物共有269种(包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8门101属 。其中,绿藻门42属110种,硅藻门25属52种,蓝藻门19属35种,裸藻门5属59种,甲藻门5属6种,金藻门2属2种,黄藻门1属2种,隐藻门2属3种 。番禺区水生维管植物共35科69属100种,无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24科38属48种,菊科和蓼科植物种类占优势,单子叶植物11科31属52种,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种类占绝对优势 。湿生植物28种,挺水植物61种,漂浮植物6种,沉水植物5种,以挺水植物占绝对优势,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较少,无浮叶植物 。番禺区浮游动物79属146种,分别为:轮虫27属65种,原生动物35属60种,枝角类10属14种,桡足类7属7种 。番禺区的底栖动物有37种,隶属于7纲,其中以腹足纲13种,多毛纲5种,瓣鳃纲7种,软甲纲6种,寡毛纲4种,其他共2种 。优势种为苏氏尾鳃蚓、霍普水丝蚓、颤蚓、河蚬和溪沙蚕 。番禺区的底栖动物体现了鹹淡水的特点,多毛类较多 。番禺区水域共有鱼类10目25科,包括青鱼、草鱼、鲢、鱅、鲤、鲫、鳊、三角鲂、鳗鲡、沙丁鱼、七丝鲚、泥鳅、赤眼鳟、翘嘴鮊、麦瑞加拉鲮等60种 。矿产资源番禺区矿产资源以花岗岩、红砂岩、玻璃砂(石英砂)等为主 。人口截至2017年末,番禺区常住人口171.93万人,城镇化率为89.07% 。年末户籍人口93.45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23.23‰,户籍人口死亡率4.38‰,自然增长率为18.84‰ 。流动人口140.38万人,其中居住满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112.08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