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轩( 二 )


刘国轩投奔郑成功后,随郑成功转战江南,屡立战功 。1659年(永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刘国轩又随郑成功屯兵厦门、金门,準备收复台湾,开闢新的更大的反清复明基地 。刘国轩全力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率领将士利用厦门、金门广阔的水域,日夜苦练渡海作战本领 。

刘国轩

文章插图
清国中国军民收复台湾形势1661年(永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初,刘国轩被授为收复台湾的前军大将 。四月二十一日刘国轩随郑成功所率的2.5万大军,200余艘船舰,从金门出发,横渡波涛汹涌的海峡,直逼台湾 。四月三十日,郑军在台湾鹿耳门胜利登入 。刘国轩率军与荷兰侵略者浴血奋战,很快就随郑成功攻占了荷军重要据点赤嵌城 。刘国轩所部郑军所到之处,受到台湾原住民和汉民的热烈欢迎,“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士民男女壶浆迎者塞道” 。攻占赤嵌城后,荷兰侵略军总督揆一,仍龟缩在热兰遮城内负隅顽抗 。刘国轩又率部参加了围城战斗 。他们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击溃了从巴达维亚派出的荷兰援军,切断了城内荷军与外界的一切联繫 。随后,又改围城为攻城,重创荷军 。陷入绝境的揆一,不得不于1662年(永曆十六年、康熙元年)二月一日缴械投降 。在台湾持续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保卫海岛
1662年(永曆十六年、康熙元年)五月,郑成功逝世,其子郑经嗣位 。刘国轩像辅佐郑成功一样,忠心襄助郑经 。他先后奉命驻守鸡笼(基隆)、半线(彰化)、半尾、龙岸、沙辘等地 。渡海西征
1674年(永曆二十八年、康熙十三年),清廷的三个藩王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等率部反清 。郑经趁“三藩之乱”率刘国轩等将领进攻大陆沿海 。同年七月,清军围剿潮州,刘国轩奉命赴援,大败清军,占领潮、惠两州,迫使清军主帅投降 。随后,又回师福建,会同诸将先后攻占漳州、汀州、邵武、兴化等州县 。
刘国轩

文章插图
郑军对大陆的侵袭1678年(永曆三十二年、康熙十七年)一月,被郑经封为正总督,并赐尚方宝剑,委以统帅全军重任 。五月,刘国轩指挥郑军攻占海澄,俘、歼自清军提督段应举以下3万余人 。接着,又连克长泰、漳平、永春、安溪、德化等地,威震东南 。1680年(永曆三十四年、康熙十九年),康熙在基本平定三藩叛乱后,又集中力量对付郑经和刘国轩 。不久,郑军所据福建各地先后失守,刘国轩只得保护郑经退守澎湖、台湾 。经济方面在保卫海岛安全的同时,认真实行郑成功“屯田法”,提倡“寓兵于农”,要求将士“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耒以耕”,做到按镇(郑军军事单位)分地,按地开荒,野无旷土,而军有余粮 。他还动员文武官员迁家属来台经营农事,奖励种植甘蔗,发展糖业,并让新迁来的汉民向土着居民传授农业技术,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为开发台湾、巩固郑氏政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反对分裂清朝政权逐步巩固和此次长达6年的反攻战役的失败,实际已彻底打破了郑氏集团反清复明的梦想 。1681年(永曆三十五年、康熙二十年),郑经在忧郁中病逝,其子郑克塽继任廷平王位,加封刘国轩为武平侯,主持台湾军务 。此时,主持内政的重臣冯锡范公开主张“自立乾坤”,遭到刘国轩的坚决反对 。由于刘国轩等人的坚决反对,冯锡范的分裂阴谋才未得逞 。也是在这一时期,清政府加紧了征台的步伐 。儘管台湾局势难料,但身为军事主帅的刘国轩,为报郑氏祖孙三代的知遇之恩,支撑台湾的割据局面,仍亲自驻守澎湖,一面严密布防,一面日夜操练水师,以迎战攻台清军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六月十四日,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奉命攻打澎湖 。七月十六日,施琅再次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澎湖 。双方激战一天,郑军大败,船舰大部分遭击沉 。刘国轩见大势已去,只得带领残部,退回台湾 。澎湖一役,使郑军主力损失殆尽 。康熙皇帝适时地再次通过施琅招抚 。刘国轩明智地认识到清朝统一大业已臻完成,反清复明已成历史 。台湾孤悬海外,难以长久支撑 。因此,力劝延平王郑克塽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归顺清朝 。历史评价总评闽西长汀历史上风云人物刘国轩,一个与施琅大将军同时代的风云人物;一个随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前军大将;一个顺应潮流促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郑军总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