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皮药材 玉桂( 二 )


桂皮药材 玉桂

文章插图
玉桂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镇静作用玉桂中含有的桂皮醛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对抗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所产生的过多活动、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以及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等 。套用小鼠压尾刺激或腹腔注射醋酸观察扭体运动的方法证明它有镇痛作用 。
桂皮药材 玉桂

文章插图
玉桂降温作用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引起的人工发热均有降温作用 。对温刺引起发热的家兔,桂皮醛及玉桂酸钠都有解热作用 。可延迟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时间,可减少菸硷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发生率 。对戌四唑引起者则无效 。2.降压作用附子、玉桂複方对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大鼠(灼伤一侧肾上腺所形成之模型)有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大鼠(8字形结扎肾脏所形成之模型),则无作用 。此作用可能是附子、玉桂促进机能降低了的肾上腺活动,使之趋向正常所致 。3.预防血吸虫病的作用小鼠每天口服浸剂(未注明品种)0.2ml/10g体重(10.8g/180ml),共服15天,服药之第3天感染血吸虫,并无预防作用,如与雄黄、槟榔及阿魏同用则有一定效果 。4.对血液的作用玉桂体外及体内试验,均有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体外试验显示玉桂水煎剂及溶甲醇部分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从玉桂中提取的单体--玉桂酸及香豆素,抗凝作用不明显 。体内试验玉桂水煎剂也无抗凝作用,不影响兔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5.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健胃作用桂皮油刺激嗅觉,能反射地促进胃机能,也能直接对胃黏膜有缓和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蠕动增强,呈芳香性健胃作用 。
桂皮药材 玉桂

文章插图
玉桂肠管兴奋作用桂皮油给家兔口服,能促进肠运动,使肠管兴奋 。对离体家兔肠管亦具有同样作用,为古人暖脾胃,除冷积之说作了很好的解释 。6.其他作用通经作用大量桂皮油可引起子宫充血,显示通经作用,此为古本草说的坠胎作用提供了一个实验依据 。杀菌作用桂皮油有强大杀菌作用,对革兰氏染色阳性菌的效果比阴性者好,因有刺激性,很少用作抗菌药物,但外敷可治疗胃痛、胃肠胀气绞痛等 。健胃和驱风剂内服可作健胃和驱风剂 。也有明显的杀真菌作用,曾套用含1.5%桂皮油及0.5%麝香草酚的混合物治疗头癣 。桂皮醛及玉桂酸钠可引起蛙足蹼膜血管扩张及家兔白细胞增加 。祛痰镇咳作用桂皮油吸收后由肺排出,使粘液稀释,呈现祛痰镇咳作用 。利尿作用从肾排出而致局部刺激,显示一定的利尿作用 。抗放射作用桂皮酸钠对给小鼠和狗一次全身照射钴60,丙种射线的致死量的实验,证明有抗放射作用 。抗补体作用玉桂中的二萜类成份有抗补体作用 。考证出自《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神农本草经》(《中华药海》) 1.陶弘景:按《本经》惟有箘、牡二桂,而桂(一作而无此桂)用体大同小异 。今俗用便有三种,以半卷多脂者单名桂,入药最多,《经》云:桂叶如柏叶、泽黑、皮黄、心赤 。
桂皮药材 玉桂

文章插图
玉桂2.《唐本草》:箘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 。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叶中三道文,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箘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极淡薄,不入药用 。今惟出韶州 。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桂者也 。此桂花、子与箘桂同,惟叶倍长,大小枝皮俱名牡桂 。然大枝皮肉理粗虚如木兰,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 。小枝皮肉多半卷,中必皱起,味辛,美 。一名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 。出融州 。柳州、交州 。箘桂叶似柿叶,中有纵文三道,表里无毛而光泽 。牡桂叶长尺许 。陶云小桂,或言其叶小者 。陶引《经》云,叶似柏叶,殊不相类,不知此言从何所出 。今按桂有二种,惟皮稍不同,若箘桂老皮坚板无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及二、三重者,或名箘桂,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为玉桂,亦名桂枝;其老者名木桂,亦名大桂,得人参等良 。本是箘桂,剩出单桂条,陶为深误也 。3.《本草拾遗》:箘桂、牡桂、桂心,已上三色,并同是一物 。按桂林、桂岭,因桂为名,今之所生,不离此郡 。从岭以南际海,尽有桂树,惟柳、象州最多 。味即辛烈,皮又厚坚,厚者必嫩,薄者必老 。以老薄者为一色,以厚嫩者为一色,嫩即辛香,兼又筒卷;老必味淡,自然板薄 。板薄者,即牡桂也,以老大而名焉;筒卷者,即箘桂也,以嫩而易卷 。古方有筒桂,字似箘字,后人误而书之,习而成俗,至于书传,亦复因循 。桂心即是削除皮上甲错,取其近里,辛而有味 。玉桂4.《本草图经》:今岭南所出,则有筒桂、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罕有分别者 。旧说箘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筒桂也 。筒、箘字近,或传写之误耳 。或云即玉桂也 。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 。桂是半卷多脂者,今所谓板桂,疑是此也 。今观宾、宜、韶、钦诸州所图上者,种类亦各不同,然皆题曰桂,无复别名 。5.《纲目》: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别录》不当重出,今并为一 。桂有数种,以今参访:牡桂叶长如枇杷叶,坚硬有毛及锯齿,其花白色,其皮多脂 。箘桂叶如柿叶而尖狭光净,有三纵文而无锯齿,其花有黄有白,其皮薄而卷 。今商人所货,皆此二桂 。但以卷者为箘桂,半卷及板者为牡桂,即自明白 。苏恭所说,正合医家见今用者,陈藏器、陈承断菌 。牡为一物者,非矣 。陶弘景复似单字桂为叶似柏者,亦非也 。柏叶之桂,乃服食家所云,非此治病之桂也 。苏恭所说稍明 。亦不当以钦州者为单字之桂也 。桂,即玉桂也 。厚而辛烈,去粗皮用 。其去内外皮者,即为桂心 。牡桂,即木桂也,薄而味淡,去粗皮用 。其最薄者为桂枝 。枝之嫩小者为柳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