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二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文章插图
2015年,海洋环境学院改名为海洋与大气学院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文章插图
院徽行政架构海洋环境学院现辖有海洋学系、海洋气象学系、物理海洋研究所和物理海洋实验室 。海洋学系现设有海洋科学、海洋管理、套用海洋学三个本科专业,并主持海洋学人才基地建设 。该基地是1991年我国首批设定的15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于1999年经教育部验收挂牌,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 。海洋系拥有流体力学、海洋调查、卫星海洋学、海洋与大气数值模拟等教学实验室 。海洋气象学系设有大气科学、套用气象学二个本科专业 。拥有气象实习台、海洋气象教学实验室、大气探测教学实验室等 。物理海洋研究所是198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现设有海浪、浅海动力学、大洋环流、内波、海-气相互作用、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等研究室 。物理海洋研究所除承担科研工作外,还与海洋学系和海洋气象学系共同承担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物理海洋实验室是于1987年利用世界银行110万美元贷款和国内配套经费建立起来的,是全学院科研的平台和基地 。实验室于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教委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被教育部确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的大型设备有:大型风-浪-流实验水槽、内波实验水槽、旋转平台实验系统,还拥有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微波辐射计、都卜勒声学流速仪、超声风速仪等先进测量仪器 。实验室对外开放,并设有开放课题基金 。目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上层海洋动力过程、浅海动力过程、海洋环流、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海洋环境探测机理与仿真 。学院现有博士点为物理海洋学、气象学(原海洋气象学)、环境科学(原环境海洋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套用海洋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 。物理海洋学是我国首批博士点(1981年),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被再度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岗位 。气象学是我国第二批博士点海洋气象学(1984年)的拓展,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环境科学是我国第一个环境海洋学博士点(1990年)的拓展,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物理海洋学博士点所在的一级学科为海洋科学,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大气科学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除对应于上述博士点专业的硕士点外,学院还有流体力学硕士点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文章插图
教学成果学院在为我国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学教材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迄今已面世50多部自编讲义,不仅满足了本校本系的教学需要,而且作为交流教材推广到校外,甚至国外 。属于国内同类教材第一部的有《海洋通论》、《海浪学》、《海流学》、《潮汐学》、《海洋学》、《海洋热学》、《海洋调查》、《海况分析》、《海洋内波》、《风暴潮》、《海洋水团分析》、《海洋温盐预报》、《区域海洋学》、《海洋天气学》、《海洋气候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浅海动力学》等 。我国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方面已出版的高水平教材和专着,绝大多数为我院教师所编着 。《海洋科学导论》是"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且被台湾购买着作权,出繁体字版本 。《海洋水团分析》和《海洋调查方法》也列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前者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潮汐学》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随机海浪理论》被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 。《海洋学》和《海洋调查》已被教育部批准,作为"名牌课程"进行建设 。学院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一贯重视教学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迄今已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奖多项 。近五年来,学院主办和协办9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承担中德、中日、中英、中澳、中法、中美合作研究项目15项,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和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访问达到100多人次,聘请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王斌等20余名海外着名学者作为学院的兼职教授 。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黄瑞新教授被聘为教育部物理海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Wisconsin大学刘征宇教授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画"讲座教授 。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学院整体水平,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 。历经50多年的口授身传笔耕,汗水化作甘露,浇灌得桃李满园,心血凝为沃肥,培育了群葩映辉 。学院已培养出本科生近4000人,硕士、博士、博士后近500人,还有各种培训班、证书班700余人 。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教授,有我国自己培养的第1位海洋科学博士孙孚,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美国的终身教授,有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带头人、百人计画入选者,有国家机关的部(局)、司级干部,有大学校长、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和众多的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 。他们为我国21世纪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事业的兴旺发达,共同谱写更为辉煌的乐章 。师资力量海洋环境学院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实力较强、团结奋进、富有创新精神 。学院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21名,教授35名;1人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範、"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科技攻关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3人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2人为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为青岛市百名教育名家,2人为山东省劳动模範,1人为"科技兴鲁"金质奖章获得者,4人为青岛市劳动模範,2人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为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1人为长江学者奖励计画讲座教授,4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为山东省及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3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现职50岁以下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占68 % 。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苏纪兰、袁业立、李崇银、胡敦欣是我院兼职教授 。赫崇本教授是我国海洋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海洋学院和海洋系的创建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他曾任国家科委海洋组副组长,国家海洋局顾问,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参与领导了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为海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