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 二 )


合谷

文章插图
解剖定位此腧穴在第1、2掌骨之间 , 第1骨间背侧肌中 , 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 , 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 , 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
合谷

文章插图
合谷位置功效 镇静止痛 , 通经活经 , 清热解表 。功效机制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 长于清泻阳明之郁热 , 疏解面齿之风邪 , 通调头面之经络 , 是治疗热病发热及头面五官各种疾患之要穴 , 《四总穴歌》中将这一功效主治特点归纳为“面口合谷收” 。由于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 , 肺主皮毛 , 大肠经是肺经的表经 , 而且合谷与肺经的络脉直接相通 , 故此穴可以宣肺理气 , 疏风解表 , 调汗泻热 , 是治疗表证的要穴 。对于汗证 , 此穴有双向调理作用 , 无汗可发汗 , 汗多可止汗 。另外合谷的泻热作用还可用于疟疾发热 。此穴为大肠经原穴 , 为大肠经原气所输注之处 , 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 , 故可调节胃肠功能 , 具有和胃降气 , 调中止痛 , 通腑泻热之功 , 治疗各种胃肠道疾患 。此穴居于虎口 , 为人身气血之大关 , 又善熄风镇痉 , 醒脑开窍 , 故常用于治疗惊风、抽搐、癫狂、癫痢诸疾 。阳明经多气多血 , 此穴是阳明经之原穴 , 又位关口 , 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 , 通过调气 , 以达理血活血 , 通经止痛之效 , 故可用于治疗妇产科各种气血不和之疾患 。肺主皮毛 , 与大肠相表里 , 所以热毒郁滞皮肤之疾患可通过泻合谷 , 以调肺气、解热毒 , 驱邪毒外出 。此穴为大关 , 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之力甚强 , 可治疗大肠经循经部位的疼痛、麻木、冰冷、发热、瘫痪等 。主治病症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咽喉肿痛、齿痛面肿、耳聋、失音、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痄腮;发热、恶寒、咳嗽、无汗或多汗、疟疾;脘腹疼痛、呕吐、便秘、痢疾;小儿惊风、抽搐、癫狂、癫痫;痛经、闭经、滞产;瘾疹、皮肤瘙痒、疔疮、丹毒;肩臂疼痛、手指肿痛、麻木、半身不遂 。配伍套用腹痛:合谷、陷谷(《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
便秘:合谷、照海、大敦(《针灸学概要》) 。
痢疾:合谷、足三里、大肠俞、小肠俞(《新针灸手册》) 。
齿痛:合谷、外关、人中、太溪(《针灸大全》) 。
目赤肿痛:合谷、睛明、四白、临泣(《针灸大成》) 。
目翳:合谷、光明、太阳、睛明(《针灸易学》) 。
失音:合谷、鱼际、间使、神门、然谷、肺俞、肾俞(《针灸集成》) 。
热病汗不出:合谷、商阳、阳穀、侠溪、厉兑、劳宫、腕骨(《针灸聚英》) 。
瘾疹:合谷、肩髃、曲池、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 。
中暑:合谷、人中、内关、足三里(《针灸学手册》) 。
保健养生因手阳明大肠经经过下牙龈 , 因此下牙疼痛时按合谷5分钟 , 疼痛会减轻 。如果患牙龈炎 , 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 反覆发作 , 经常按压合谷也有效果 。合谷还是一个急救穴 。如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 , 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 , 持续2~3分钟 , 晕厥一般可缓解 。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按人中 , 醒脑回苏的效果更好 。痔疮发作、便血时 , 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 , 也可用指尖、笔芯刺激 , 以有酸胀感为佳 。此外 , 它还可以治疗湿疹 , 在合谷周围刮痧5分钟 。一般痧一出 , 湿疹就会减轻 , 再连续刮2次 , 不太严重的湿疹就会基本痊癒 。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 , 可 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 , 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 , 每次1~3分钟 , 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 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腧穴操作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