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戴震塑像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他应直隶总督方观承之聘,修《直隶河渠书》一百一十一卷,后未克竣事 。此书清稿,据段玉裁记,一藏曲阜孔府,一藏直隶总督周元理家 。周之甥婿据戴书删削,易名《畿辅安澜志》,冒名缮写进呈,由武英殿刊印 。又今徽州文化馆尚残存《直隶河渠书》的抄稿若干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戴震会试落选,往山西修《汾州府志》,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又不第,在山西修《汾阳县誌》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戴震五十岁时,自汾阳入京,会试又不中,往浙东主讲金华书院 。《孟子字义疏证》的初稿《绪言》即作于是年 。翌年,继续在金华讲学 。着学以终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秋天,四库全书馆正总裁于敏中以纪昀、裘日修之言,向乾隆帝推荐戴震,特召入京为四库馆纂修官 。五十三岁,戴震第六次会试又不第 。由于其声望,奉乾隆帝命,与录取的贡士一同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为翰林院庶吉士,仍从事四库全书的编纂 。在四库馆中,戴震作出不少成绩,从《永乐大典》辑出宋代张淳的《仪礼识误》三卷,把宋代李如圭的《仪礼集释》釐订为三十卷 。张淳的书,朱熹曾说“永嘉张忠甫所校《仪礼》甚仔细……较他本为最胜的《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等大部世无传本而散见《永乐大典》各韵部,经戴震辑出列入四库全书,各加案语,写成提要 。
文章插图
戴震在校勘《水经注》时,分别经、注,并归纳出三种原则,订正经、注之互伪 。《永乐大典》本《水经注》较胜各本,又有郦道元《自序》,他用以校勘通行本,凡补其缺漏者2128个字,删其妄增者1448个字,正其进改得3715个字 。该校本颇获乾隆帝的嘉赏,当戴震把它进献给他后,乾隆亲撰御诗褒扬说: “悉心编纂诚堪奖,触目研摩亦可亲 。设以《春秋》素臣例,足称中尉继功人 。”戴震在四库全书馆,利用藏书条件,凡是天文、算法、地理、文字声韵等各方面的书,均经其考订,精心研究、全力以赴,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二十七日殁于北京崇文门西范氏颖园,年五十五,可说是以身殉职 。他的弟子段玉裁言“谓先生鞠躬尽瘁,死于官事可也” 。纪昀有诗怀念:“披肝露胆两不疑,情话分明忆旧时 。”洪榜为戴震写行状称:“抱经世之才,其论治以富民为本” 。卢文弨为《戴氏遗书》作序,称:“吾友新安戴东原先生,生于顾亭林(顾炎武)、阎百诗(阎若璩)、万季野(万斯同)诸老之后,而其学足与之匹 。精诣深造,以求至是之归 。胸有真得,故能折衷群言,而无徇矫之失 。”王昶后来为戴震作墓志铭,钱大昕后作《戴先生震传》详细记录了戴一生行谊及学术成就 。戴震卒后,其国小,则高邮王念孙、金坛段玉裁传之;测算之学,曲阜孔广森传之;典章制度之学,则兴化任大椿传之;此皆其弟子也 。主要成就训诂学戴震主张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亦不尚博览,务为专精 。在文字、音韵、训诂及地理、数学等方面,都以断制精审着称,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所校《水经注》解决了长期以来经文、注文混淆的问题 。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几部古代算经,经其校订,使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 。所撰《声类表》、《声韵考》等,将入声及祭、泰、夬、废四韵独立,析古韵为十六部,对古音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为其所提出的“故训、音声恆相因”、“因声而知义”等训诂学主张,对于清代训诂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针对当时对汉儒传注株守笃信的学术倾向,提出“志乎闻道”的为学宗旨,主张寓义理于考证,在对儒家经典的训诂中去求义理 。哲学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