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顶街 , 这条街不长 , 有一座外观壮丽豪华 , 保存较完整的四层洋楼 , 名为“公益酒家” , 意在服务于民 。“公益酒家”占地面积为67.5平方米 , 建筑面积270平方米 , 始建于民国时期 , 具有明显的欧式风格 , “公益酒家”的招牌名与楼的整个外观 , 都保持原貌 。这里集酒家、旅馆于一身 , 主要面向外来的客商 。在公益酒家的背后 , 有一条龙岗顶巷 , 巷里有一家当时很有名的狗肉店 , 叫做“登康狗肉”店 , 是观澜最早、也最有名的狗肉店 。西门街 , 全长68米 , 在当时是杂货一条街 。2005年 , 观澜古墟被确定为宝安区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历史曾经号称“小香港”
文章插图
据介绍 , 观澜古墟位于观澜街道新澜社区 , 东临观澜河 , 距今已有260多年历史 。古墟由观澜大街、卖布街、龙岗顶街、新东街、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立新巷等十几条街道和巷组成 , 占地6万平方米 。据历史资料记载 , 每条街道在当时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分工 。如观澜大街是文化、教育中心 , 聚集了书店、照相馆等商家 , 卖布街是各类布匹成衣及配套的专业市场 , 龙岗顶街主要集中了酒家、旅馆和娱乐场所 。鼎盛时期的观澜古墟商铺林立、商贾云集 , 是当时惠东宝地区最繁华的集市 , 号称“小香港” 。目前 , 观澜古墟现存碉楼15座、商铺100多间、红楼(公益酒家)、客家居民楼和西洋民居楼数百栋 , 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 , 是深圳历史上仅存的“四大名墟”之一 , 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和客家民俗风情 , 堪称深圳近代民俗一条街 。2005年 , 观澜古墟被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 也被区委区政府纳入“十一五规划”实施保护性开发 , 使其成为宝安又一张文化名片 。展望建空中步行旅游走廊 , 据深圳市宝安区规划分局信息 , 整个观澜古墟的规划已完成 , 其中将具有地域性的旅游体验等现代元素 , 作为激活手段使古墟复兴 。
文章插图
针对特色旅游、商业激活、公共活动三位一体的综合开发特点 , 宝安区规划分局提出古墟复兴三大策略 。首先 , 梳理商业业态 , 集合观澜地区各种产业 , 将其组合编织布置相关角落 , 在规划建设中引入的商业业态为客家餐饮、社团活动、休闲娱乐、特色旅社、时尚艺术、佛学活动等六大类 , 使其再现观澜地区现有特色商业和文化功能 , 使古墟成为浓缩的“小观澜”;其次 , 规划设计开放活动空间 。整个旅游区的各种活动将以古墟为点、碉楼为线自西向东扩展至观澜大街 , 藉助古寺的修缮复兴带动旅游区活动带的形成;再次 , 规划一条空中步行旅游走廊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高差和建筑内垂直交通体系 , 创造一条穿越室内外的旅游线路 。该旅游走廊将作为刺激点将古墟旅游带活 , 并引发商业的兴盛 。这条空中旅游走廊将成为观澜古墟的黄金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