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岁女娃登央视成校园小明星,学诗故事有趣又温暖 中国之最儿童朗诵( 二 )


那时的赵鹏就发现 , 孩子的记忆力特别好 , “她一首诗听两三遍就会背 , 而我们大人都记不住 。”赵鹏说 , 他给女儿取了个名字叫“赵三遍”——经常女儿在床上玩儿 , 自己在旁边念诗 , “念两三遍 , 我都还没有觉出味儿来 , 她就说 , 爸爸 , 我已经会背了 , 她就真的背了下来 。”赵鹏觉得“既惊讶又欣慰 , 女儿就是我的小知音 , 我们两个都那么喜欢诗” 。
年幼的若桐经常会跟爸爸一起去徒步、爬山 , 看到火烧云 , 小若桐会脱口而出“晚霞舒锦绣”;路过深圳人才公园的春笋大楼时 , 她会感叹“秀插云霄如玉笔”;凤凰木飘落时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 动人春色不须多”……就这样 , 这个仅有7岁的孩子的诗词储备量从几首扩增到上千首 。
赵若桐的语文成绩很不错 , 她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谷庆燕认为 , “正因为有古诗词的影响 , 对她在语言表达、想象力这些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谷庆燕眼里的若桐虽然是个文静内向的女生 , 但出于对古诗词的热爱 , 日常在语文课上 , 只要是关于古诗词的问题 , 几乎每一个她都会积极举手 , 私下里还会跟好朋友积极分享古诗词以及自己有趣的经历 。
父女俩学诗故事感动央视
诗词交流弥补父女分离遗憾
成为女儿的诗词启蒙老师 , 与女儿一起完成央视之旅 , 赵鹏与女儿一起学古诗词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 。此次与女儿一同入选 , 登上舞台答题 , 赵鹏则强调 , 在央视诗词大会众多选手中 , 赵若桐年纪最小 , 且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一个 , 他这样对采访人员表示 , “我们之所以能够入选 , 主要是央视对我们父女俩之间的故事比较感兴趣 。”
赵鹏介绍 , 自己是一名海员 , 一年只能在春节前后回一次家 。在渤海上漂荡的日子 , 父女俩经常打视频电话 , 一起读诗、背诗 。而在若桐上小学以前 , 那时的赵鹏工作时间自由 。两年前成为了一名海员后 , 由于工作关系 , 开始与家人聚少离多 , 也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时光 。
赵鹏希望“通过诗词弥补遗憾” 。于是在他离开家的时候 , 为了不中断女儿的古诗词学习 , 也为了以诗交流感情 , 他给女儿留下一本《唐诗三百首》 , 自己也带了一本 。在海上的日子 , 他利用业余时间教孩子读诗、背诗 。与唐诗作伴的日子 , 父女俩虽身处异地 , 但却心意相连 。
赵若桐特别喜欢《春怨》 , 因为爸爸教她的时候 , 每次都佯装要打黄莺 , 夸张的姿势让她觉得有趣 , “经常爸爸打我一下 , 我打爸爸一下 。”这样的亲子时间 , 是赵鹏最为享受的 。现在闭上眼 , 他的脑海中都能浮现出教女儿学唐诗的点点滴滴 , “这首诗我是怎么讲的 , 当时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 开心时的表情 , 疑问时的表情” , 女儿学诗时那些有趣的表情 , 支撑着他打发海上漂荡的日子 。
古诗词赋予她灵气
上央视经历让她更爱传统文化
开学典礼上 , 赵鹏站在操场旁边 , 远远地看着赵若桐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 为大家分享她与古诗词的故事:“人生只有读书才是最好的事 。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呢?它就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 ,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通过诗词背诵学习 , 我可以用歌唱的形式唱出‘一年相逢在京口 , 笑解吴钩换新酒’;还可以了解到祖国的大好河山 , 无限风光 , 比如‘桂林山水七八九 , 独秀峰尤冠其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