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现象 冰雹( 三 )
文章插图
冰雹中国冰雹灾害的受灾体分析中国冰雹灾害的区域分异深受受灾体的影响,通过对中国现有冰雹案例进行逐一的归类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冰雹灾害的主要受灾体类型有6大类、20种亚类,其中以粮食作物受灾次数最多 。从动态变化角度看,有以下四种亚类值得注意:一是玉米,受灾的位次(与其他作物比)呈现上升,这与我国玉米种植的广泛性以及地膜玉米种植髮展有关 。通过地膜来提早作物的生长期,无疑加大了冰雹成灾的时间段 。二是棉花,受灾次数显着增加,尤其在棉花的一些主要种植区 。可见,作物品种和作物面积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灾情的放大或缩小 。三是蔬菜、水果、花卉受灾增加,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边缘带的蔬菜、瓜果、林果、尤其是花卉的发展,加上大棚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其受雹灾发生的几率加大 。可见土地经济作物产出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受灾体的易损性程度 。四是通信受灾次数猛增,随着国家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路的兴起,使得冰雹受灾体的易损性放大 。2016年4月9日晚上,广西柳州市市区和6县大部地区出现雷电和暴雨过程,融安、融水2县部分地区出现冰雹灾害,最大冰雹如鸡蛋一样大,不少雨棚和汽车挡风玻璃被砸坏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主要分类根据一次降雹过程中,多数冰雹(一般冰雹)直径、降雹累计时间和积雹厚度,将冰雹分为3级 。
文章插图
突降鸡蛋大小冰雹1.轻雹:多数冰雹直径不超过0.5厘米,累计降雹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不超过2厘米 。2.中雹:多数冰雹直径0.5~2.0厘米,累计降雹时间10~3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2~5厘米 。3.重雹:多数冰雹直径2.0厘米以上,累计降雹时间30分钟以上,地面积雹厚度5厘米以上 。产生危害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範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等其他天气过程 。中国是冰雹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冰雹每年都给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许多人在雷暴天气中曾遭遇过冰雹,通常这些冰雹最大不会超过垒球大小,它们从暴风雨云层中落下 。然而,有的时候冰雹的体积却很大,曾经有80磅的冰雹从天空中降落,当它们落在地面上会分裂成许多小块 。最神秘的是天空无云层状态下巨大的冰雹从天垂直下落,曾有许多事件证实飞机机翼遭受冰雹袭击,科学家仍无法解释为什幺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冰雹 。
文章插图
冰雹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冰雹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天气雷达、卫星云图接收、计算机和通信传输等先进设备以及多种数值预报模式在气象业务中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对冰雹活动的跟蹤监测预报能力 。预测防範冰雹是春夏季节一种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 。冰雹出现时,常常伴有大风、剧烈的降温和强雷电现象 。一场冰雹袭击,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气象台站根据天气图、卫星云图分析和雷达监测,虽能提前作出预报,但準确中仍然不是很理想 。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人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预测冰雹的经验 。常见经验感冷热:如果下雹季节的早晨凉,湿度大,中午太阳辐射强烈,造成空气对流旺盛,则易发展成积雨云而形成冰雹 。故有“早晨凉飕飕,午后打破头”、“早晨露水重,后晌冰雹猛”的说法 。辨风向:下雹前常常出现大风而风向变化则烈 。农谚有“恶云见风长,冰雹随风落”、“风拧云转、雹子片”等说法 。另外如果连续刮南风以后,风向转为西北或北风,风力加大时,则冰雹往往伴随而来因此有“不刮东风不下雨,不刮南风不降雹”之说 。观云态:各地有很多谚语是从云的颜色来说明下冰雹前兆的,例如“不怕云里黑乌乌,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红黄云下长白虫”,“黑云尾、,冰雹打死羊和牛”,因为冰雹的颜色,先足顶白底黑,然后中部现红,形成白、黑、红乱绞的云丝,云边呈上黄色 。从云状为冰雹前兆的说法还有“午后黑云滚成团,风雨冰雹齐来”,“天黄闷热乌云翻,天河水吼防冰雹”等,说明当时空气对流极为旺盛,云块发展迅猛,好象浓烟股股地直往上沖,云层上下前后翻滚,这种云极易降冰雹 。听雷声:雷声沉闷 。连绵不断,民众称这种雷为“拉磨雷” 。所以有“响雷没有事,闷雷下蛋子”的说法 。这是因为冰雹云中横闪比竖闪频数高,範围广,闪电的各部分发出的雷声和回声,混杂在起,听起来有连续不断感觉 。识闪电:一般冰雹云中的闪电大多是云块与云块之间的闪电,即“横闪”,说明云中形成冰雹的过程进行得很厉害 。故有“竖闪冒得来,横闪防雹灾”的说法 。看物象:各地看物象测冰雹的经验很多,如贵州有“鸿雁飞得低,冰雹来得急”、“柳叶翻,下雹天”山西有“牛羊中午不卧梁,下午冰雹要提防”、“草心出白珠,下降雹稳”等谚语 。要注意以上经验一般不要只据某一条就作定断,而需综合分析运用 。气象预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天气雷达、卫星云图接收、计算机和通信传输等先进设备在气象业务中大量使用,大大提高了对冰雹活动的跟蹤监测能力 。当地气象台(站)发现冰雹天气,立即向可能影响的气象台、站通报 。各级气象部门将现代化的气象科学技术与长期积累的预报经验相结合,综合预报冰雹的发生、发展、强度、範围及危害,使预报準确率不断提高 。为了儘可能提早将冰雹预警信息传送到各级政府领导和民众中去,各级气象部门通过各地电台、电视台、电话、微机服务终端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系统等媒体发布“警报”“紧急警报”,使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民众提前採取防御措施,避免和减轻了灾害损失,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