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一种独特现象:民众和教会对立冲突频发( 二 )


数天后(2月22日),南昌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流*事件 。南昌知县江召棠,在与法国天主教南昌主教王安之讨论扩大传教权时,突然在会场暴毙——教会方面坚称江用剪刀自尽,以期造成群体事件,阻碍天主教会扩大传教权;而南昌的民众则指责,教会悍然害江知县 。江的*亡点燃了南昌民间对教会的怒火,2月25日,数万人攻击各处教堂、学校,打*了王安之等9名传教士,此即“南昌教案” 。

教案频发,美国人认为是中国政府放任民间抵制美货的恶果 。在“漳浦教案”与“南昌教案”之间(2月14日),美国国务卿路特(此人在191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照会驻美公使梁诚,指责中国政府未能对抵制美货“稍示实力严行禁遏”,正在激起大规模的排外事件 。
南昌教案发生后,路特致电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指出:“自中国每一个角落传来不安的消息,显示了暴风雨的降临 。而对这些事,中国政府并无自动积极的表示,它显然已忘了义和团之乱的教训……美国政府觉得,我们有充分权利去要求:第一,采取有效措施,以阻止1900年暴行的重演;第二,凡同情排外运动者,不论其地位高低,严厉处置之;第三,采有效步骤取缔蔓延中的阻碍合法贸易的组织 。”
美国海*开始向中国沿海集结,而英法两国则把*舰开进了鄱阳湖 。各种迹象都显示,1900年义和团-八国联*般的噩梦,或许会再度上演 。
在巨大的内外压力下,清政府终于喊停了抵制美货的运动,并对三起教案做了从重从快的判决 。连州教案,5名被指控害传教士的乡民被斩首,中国赔偿教会损失费和抚恤金共4万多两白银,知州沈麟书等*员被问责革职;漳浦教案,中国赔款8万多两白银;南昌教案,中国赔偿“恤银”5万两、教堂银25万两、医院银10万两 。
列强对此的回应是,英法*舰撤出了鄱阳湖,而美国的舰队取消了来华威慑的计划 。各方都在反思:为什么义和团运动过去了5年,中国特色的“民教冲突”(民众与教会的冲突)依然如此严峻和*腥?
其实,义和团运动之后,导致“民教冲突”的本质都没改变:那就是在“民教冲突”的表象下,并非信仰之争,而是乡村社会传统的、*裸的利益冲突,被披上了宗教及反宗教的外衣 。
西方传教士、尤其是天主教,为了吸引信徒、壮大教会,往往采取利益输送的方式,比如帮教民减免租税、帮打*司等 。教会压外交*、外交*压清政府,这一生态链成为教会扩张的法宝 。在利益驱动下,常常某村集体入教,而与其有冲突的邻村,则集体加入反教阵线 。教会已经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力量,深深地介入了中国传统乡村治理,这正是当年刺激义和团大规模兴起的主要原因 。
在利益“鸦片”诱导下,华人入教更多的不是基于信仰,而是基于利益,给自己弄一身趋利避害的“洋皮” 。入教在很多地方被称为“吃教”,19世纪70年代的民谚,*裸地道出了其中的利益诉求:“天主我的主,鸡蛋大白薯”;“一十字,圣加号,真吃干饭假奉教”……
同样的,反教也并非出于民族救亡的觉悟,而是基于同样的利益考量和不同的路径依赖 。有学者统计了1860年11月到1898年10月之间直隶发生的94起教案,大多数都是口角争殴、户婚田产、摊派钱文等民事纠纷,其中,与经济因素直接相关的有53起,占半数以上,而基于宗教信仰的冲突则几乎没有 。
所谓的“民教冲突”,其实是中国式实用主义与投机取向的典型产物,鲁迅曾一针见*地指出:“(吃教)这两个字,真是提出了教徒的‘精神’,也可以包括大多数的儒释道教之流的信者,也可以移用于许多‘吃革命饭’的老英雄……这种东西,我们为要和‘敲门砖’区别,称之为‘上天梯’罢 。”当然,在这种冲突中,教会因为有列强的武力作为后盾,往往是强势的、占上风的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