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一群纪录片人看泉州:慢城之中有仙气 寻找中国之最图片加解说( 三 )


在黄唐安的带领下,她和导演穿过草丛中的一条小道,眼看着脚下一点点变成坑坑洼洼的沙土路 。
路的尽头,黄唐安的工作室孤单独存,被海与天映衬得破旧而渺小 。
“起初我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王僖婷回忆道,“可就是在这里,黄氏家族的后人们仍坚持着福船的制作 。如此恢宏大气的造船历史,如今凝缩在一间不到80平方米的仓库里,好像随时可以被风带走 。”
千百年前,黄氏家族修造的船只为泉州港和“海丝”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现在造船厂被拆,可以出海的船只早已不复存在 。
王僖婷惋惜道:“加上当地的天气原因,我们没能在那里拍摄山姆坐船的场景 。”
泉州很特别,城中心不像其他经济发达城市那样建了很多高楼和地铁,而是保持了自己低调而缓慢的烟火气 。
泉州的历史以海串接,“根据历史记载,当时与泉州有海上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近百个,向海而生的地理特征滋养了泉州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成为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地” 。
站在纪录片创作者的角度,王僖婷希望通过镜头让更多人看到,这不仅是一座文化瑰宝丰富的历史名城,也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世界性都市 。
黄唐安制作的船模 。
它充满活力,非常开放
加拿大“提案大会”创立人方伯德透过自己办公室的玻璃窗,能看到来往于温哥华和西雅图之间的货轮,他时常想象:这些货轮会不会就是从亚洲某港下水,顺着太平洋的海流而来?船上的货物会不会就是中国制造的?
“我每次都会意识到,这其实就是全球贸易之旅 。”方伯德在海丝大会上说,“非常高兴来到泉州,这里是‘海丝’的起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通过贸易如何更好地建立城市,泉州在明朝是中国与世界互相了解的窗户,今天我们的大会也会通过纪录片,起到同样的作用 。”
2008年前后,与方伯德在纪录片《库克船长》合作过的英国历史学家瓦内萨·科林格里奇移居中国香港,在他们找寻中国的创作题材之时,《塞尔登中国地图》被重新发现了 。
其名称来自曾经的收藏者——英国律师塞尔登,该图被重新发现时已在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存放了350多年 。
与一般将中国置于世界中心的明朝地图不同,它将中国移至上半部分,着重描绘南海及从西伯利亚到爪哇和印度洋的区域,并标有自泉州港起始的贸易路线 。
“我们进行了项目策划,但不是所有项目都能马上拉到投资,这就是我作为独立制片人所要面对的现实 。这个项目也是,我们只能将其搁置 。”方伯德说 。
直到今年的某一天,老友陈珍玲(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高等研究院院长)来电询问,能不能做一个与“海丝”相关的项目 。
“我之前那个策划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更大的项目的起点,而且能跟她所说的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形成更强的关联 。”就这样,纪录片《贸易路线:海上丝绸之路500年》的策划诞生了 。
在方伯德的初步设想中,纪录片可以从牛津大学开始,然后画面切换到泉州,因为这里是“海丝”的起点 。
接下来,故事将围绕地图展开,去探讨中国以“海丝”为轴的变迁,以及与之相连的世界的更迭 。
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实地考察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
对从未来过泉州的方伯德来说,海丝大会组织的“发现海丝人文之旅”访学调研活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考察机会 。
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各类地图与船模让他频频举起手机,讲解员的介绍则让他听得十分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