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手”王保合:缩骨功传人,一招“三仙归洞”赢走李嘉诚4个亿 缩骨吉尼斯记录( 二 )


事实真的如他所说吗?缩骨功难道真的轻轻松松就可以练成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他为了这段表演几乎耗尽了全部的心血 。
王保合于1944年出生在河北吴桥县的一个杂耍世家,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绝技大师 。
为了养家糊口,爷爷王玉林和父亲王福寿学习了缩骨功,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王家的唯一传人 。
在父亲和爷爷的熏陶之下,王保合6岁开始习武,并通过盘腿、屈伸、下腰等柔功锻炼身体的韧性 。
当然,这一切锻炼都属于准备阶段,缩骨功的真正精髓在于骨头的缩放自如,或者说将骨头卸掉再组合 。
为了早日达到父亲和爷爷那种炉火纯青的地步,王保合不惜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
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严寒冰冻,年幼的他一直都光着膀子在练功房不停地坚持练习 。
严酷的环境加上缩骨功本身的痛苦,王保合的童年用“艰辛”两个字来概括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
除了外练以外,内修也是完成缩骨功最重要的一步,所以,他每天都会在子午卯酉时修炼内功心法 。
气行周天再行肌肉皮肤,然后是气行脏腑,最后气贯全身,从而连成金刚不坏之身 。
王保合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苦练从未中断,才造就了如今赫赫有名的“缩骨功” 。
声名鹊起自从王保合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崭露头角之后,他的大名也逐渐在河北传播开来 。
如果说当初的入行是为了养家糊口,那么如今的舞台对他来说就是一份职业与爱好 。
每当王保合看着台下的观众为自己奋力鼓掌时,心中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
缩骨功对于他来说或许早已不是一份谋生的工具,而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一种责任 。
本以为这辈子就要停留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了,殊不知命运竟忽然有了一丝转机 。
1992年的一天,王保合正在舞台上表演,不曾想刚好被路过的省慰问团领导发觉了 。
和大多数观众一样,省领导瞬间便被他的技艺惊呆了,自此便多次邀请他前往高级场所演出 。
在“贵人”的帮助下,王保合的演出便一发不可收拾,演艺生涯更是越走越宽 。
直到1999年,幸运的他又受河北省劳动厅邀请跟随某艺术团前往香港九龙艺术中心演出 。
从未出过远门的王保合这一走就是数月,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城市,他唯一的乐趣就是给这些异乡人表演经典的缩骨功 。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家乡人深爱的绝技到了香港仍然备受喜欢 。
只是时间久了,人们对缩骨功的兴趣也逐渐降低,看着满堂喝彩声越来越小,王保合觉得是时候展示另外一个绝技了 。
来不及犹豫,他立刻便从后台拿出三个球两个碗和一根筷子,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 。
像往常一样,王保合在表演前照理邀请了很多观众来检查自己的道具 。
这个习惯自从他登台的第一天起就已经形成,其中的“功劳”还要感谢国外的一位知名魔术师 。
其实在成名之前,王保合有幸去国外现场欣赏过这位魔术大师的表演,舞台上的精彩绝伦让他在台下都惊喜不已 。
谁知当他在表演结束后好奇地跑过去希望看一下魔术大师的道具时,对方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
那一刻王保合便意识到,魔术师的很多表演都是障眼法,也只有让观众真实相信,演艺这条路才不会越走越窄 。
更何况自己的所有绝技都不是招摇撞骗,真本事出身是不怕任何人检验的 。
事实也果真如此,提前准备好的道具在观众们的检查之下并无任何问题,紧接着,一场惊心动魄的“三仙归洞”便开始上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