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治水”治水里更治岸上 强度和密度堪称历史之最( 三 )


全长约19公里的福道共10个入口,东北连接左海环湖栈道,西南连闽江,横贯象山、后县山、梅峰山、金牛山等山体脊,串联起福州左海公园、梅峰山地公园、金牛山体育公园、国光公园、金牛山公园五大公园 。作为国内最长的空中森林步道,其独特钢架镂空设计为全国首创,既最大限度保护了山体,又满足了市民休闲、健身、运动等需求 。
除了横贯山脊的福道可供休闲,福州市民身边还有很多遍布大街小巷的串珠公园 。串珠公园是福州以整治后的内河步道及绿带为“串”,延伸出的块状绿地为“珠”,设计理念聚焦“享绿”二字 。比如,改变以往大面积种植地被的方式,采用“大树加草坪”,尽可能扩大市民活动空间,打造可踩可躺的可进入式绿地,既方便市民游玩,又有效节约了成本 。又比如,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牛岗山公园看不到一条类似“请勿踩踏草坪”提示牌,原来公园在建造之初就考虑到市民的草地游玩需求,特意选用种植了耐磨、耐踏、常绿的兰引3号草皮,让市民放心进入草地游玩 。
近1500个大小公园星罗棋布,新建近500公里滨河绿带、300多个串珠式公园……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正如这句俗语所言,如今的福州,把公园建在市民身边、让园林走进千家万户 。
古迹活化
“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
精雕细琢实现保护活化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中心,保留了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 。其中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起码有200多座 。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林觉民故居、水榭戏台在内的文物建筑,存在着年久失修、不同程度侵蚀等问题 。
1991年3月10日下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觉民故居召开福州市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会议强调,要加强对文物古迹和城市风貌的保护,要注意保护以“三山、两塔”为特点的城市空间格局,特别要采取措施,加强对“三坊七巷”和名人故居的保护 。
文物古迹众多,如何精雕细琢保护活化?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浩介绍,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遵循“修旧如旧,保持总体坊巷格局、风格、风貌不变”的原则和“镶牙式、渐进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步骤组织实施 。采访人员走进林觉民故居、水榭戏台等文物建筑,受损的木柱用细木条镶嵌填充,建筑结构整体完好,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建筑材料 。
陈浩表示,三坊七巷建筑保护修复不仅是单纯的修旧如旧,而且要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墙体保持风貌不变,加固使用了现代技术,屋面加设防水材料,地下铺设供电、供水、电信及排污管道等 。此外,三坊七巷先后引入非遗文创油纸伞、传统文化手艺福州花灯、软木画、美且有糕点等优质非遗文化传承业态,优化业态布局,助力文化传承 。
2021年3月,习大大总书记来到福州考察 。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
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保护修复思路、经验,如今应用于上下杭、朱紫坊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工程中,让这些历史文化街区重焕光彩 。
三十余年间,三坊七巷街区实现从“保下来”到“活起来”的蜕变 。未来,三坊七巷街区将构建“文化进坊巷,商业南后街”的街区商业格局,加速文商旅深度融合、转型升级 。
采访人员手记
藏福于绿 藏绿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