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瓜( 二 )


国外分布:印度东北部(阿萨姆)、越南北部、寮国也有分布 。海 拔:800-2000米习 性:阳生生长习性野地瓜性喜温热,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山区的山坡、田地边、路旁、沟边、林边、灌丛边开阔地或工程的开挖等各地,从水分条件来讲,地瓜喜生于中等湿润的环境,但它既耐于早,也耐水淹 。由于它具匍匐茎,能行营养繁殖,其竞争能力非常强盛,只要有一段已具不定根的茎,在湿润的环境便能发展成为一大片,单株或数株野地瓜能形成 5~20 m2纯野地瓜斑块 。在肥沃疏鬆土壤上生长特别良好,但在板结的土壤上以至岩石缝里它也能蔓延生长,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在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不枯萎,为四季常青的植物 。栽培技术选地与整地遮阴栽培后是否遮阴要取决于当时的温度,若温度高于20℃,连续晴天则需用透光率75%的遮阳网进行遮荫,野地瓜封行后可以去掉遮阳网 。若夏季连续高温,应适当遮荫,避免阳光直射 。繁殖方法1、扦插繁殖 。2月底至3月初的阴天或雨天在野外採集健壮的野地瓜匍匐茎,剪成50cm长的扦条,扦插前可用100ppm的IBA溶液处理,株行距以 75cm×60cm开穴,每穴扦插2~3枝,顶端30cm露出土面,填土压紧,再盖土与地面平,第1次浇水需浇透 。扦插后10天内需要保持土地湿润 。若长时间不下雨,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浇水 。2、压条繁殖 。2月底至3月初期间,选择阴天在野外採挖未萌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野地瓜匍匐茎,顺着野地瓜茎藤採集,儘量保持茎原有长度 。野地瓜茎的根部用100ppm的IBA溶液处理,将根部插入土中20cm,填土压紧,挖间距40cm、深15cm的窝,将茎埋入窝中填土压紧,行间距在40cm 。同样第1次浇水需浇透 。扦插后10天内需要保持土地湿润,后面根据实际情况浇水 。在同等条件下压条繁殖的成活率和结果率都高于扦插繁殖,基本上当年都可以收穫一定的野地瓜果实 。田间管理1、除草。平时应适当除草,以减少与野地瓜争肥,同时还可以起到鬆土的作用 。禁用化学除草剂 。2、 施肥 。野地瓜成活后可适当施肥 。在营养生长季节,对氮肥和磷肥有较大的需求,可根据其长势,在雨天撒一些含氮磷较高的尿素、複合肥,促进生长 。3、修剪 。野地瓜的抗逆性强,可粗放管理,如果将野地瓜作为绿化植物,种植后无需经常更换和经常性人工修剪 。如果为了增加野地瓜果实的产量,需要在每年的12月左右修剪掉长的过密或自立的地瓜藤 。开发利用市场需求野地瓜幼果青绿色,成熟淡红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乾果,一直以来,野地瓜果实只有山区农民和极少数城镇居民吃过 。繁殖非常容易,加之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蔔素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如果将此果实作为水果栽培,并套栽在果园里,使传统的单季果园成为双季果园,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园林用途由于野地瓜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具有四季长绿茎匍匐于地表生长、叶片椭圆至长椭圆形,革质,可用于公园或易遭游人践踏的场所绿化,承客群多游人践踏 。还可作观果、观叶吊挂盆景,柔韧翠绿的茎蔓潇洒飘逸,具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 。野地瓜具有坚韧而繁茂的茎蔓、纵横交错,在地表自然的“织”成一张“巨型渔网”,能将表面鬆土、沙土牢牢地“网住”,再加上有茂密的叶子长年“封面”,酷似加盖了一张永久性的绿色地毯,这种防沙固土的特殊功效是其他的植物所不能及的 。药用价值野地瓜作为民间用药历史悠久,主要用茎、叶,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小儿消化不良、风湿疼痛、经闭、带下、跌打损伤、痔疮出血、无名肿毒等 。地瓜果具有清热解毒、涩精止遗的作用,地瓜根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饮料开发野地瓜果富含抗衰老的Vc,矿物元素镁、锌,人体重要的必须胺基酸色氨酸、亮氨酸[6] 。因此野地瓜果实营养成分丰富,而且口感香甜,可开发为保健饮料 。病虫害防治相对病虫害较少,偶尔有蚜虫、竹蝗、天娥等,需早防治 。採收加工茎叶採收加工9-10月採收,洗净晒乾即可,入药可切成2~3cm的小段 。果实採收加工野地瓜果成熟採摘时应儘量避免阴雨天或者露水时间,果面越乾燥存放时间越长,轻轻拨开果实附近的土层,果柄留得越长越好,摘后轻轻去掉果皮上的泥土和杂质,将果柄朝上整齐装入罐中,用保鲜膜封口,置于阴凉通风处可放一周,或用保鲜盒盛装,贮藏于温度为-0.5~1℃,相对湿度为85%~90%的冰柜中,可贮藏7~1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