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山西古塔知多少 古塔吉尼斯记录( 二 )


普救寺 莺莺塔
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内,它既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 。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
莺莺塔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奇塔,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声学效应——“蛙鸣”,这种效应在方志中被称为“普救蟾声”,并被列为“永济八景”之一 。
永祚寺 双塔
永祚寺双塔是山西省会太原现存古建筑中最高的建筑 。始创于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初名永明寺,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易名永祚寺 。
双塔高均为54米,南北对峙,均用砖砌仿木构筑,与大雄宝殿结构一致 。塔呈楼阁式梭形,随着塔身的上升,每层高度逐渐降低,斗、拱由五踩重翘变为三踩单翘,符合人们仰视时下低上高的视觉 。
塔院寺 大白塔
大白塔的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内,塔基为正方形,环周83.3米,通高75.3米 。宝塔通体洁白,塔身状如藻瓶,从底到顶,精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 。圆盘边缘,还吊装36瑰铜质垂檐,每块长2米馀,宽近1米 。各垂檐下端,又挂风铃三个,连同塔腰风铃在内,共有252个 。
文殊发塔
文殊发塔,又称小白塔,位于方丈院东边,与方丈院仅一墙之隔,喇嘛式砖塔,通高十米 。据传塔内收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故名 。文殊发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寺僧圆广重建,后遭焚烧,其后又有重建 。
塔基平面八边形,高20厘米,每边宽1.85米,周边雕有覆莲花瓣,塔座为二层束腰须弥座,塔身覆钵式,上置束腰须弥座一层,塔刹由十三层相轮、华盖和铜制宝珠组成 。
【不畏浮云遮望眼:山西古塔知多少 古塔吉尼斯记录】汾阳市建昌文峰塔
汾阳文峰塔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区以东2公里的建昌村,该塔共十三层,精确高度为84.93米 。
汾阳文峰塔全塔均为砖结构,由下至上分为塔基、台明、塔座、塔身、塔刹等五大部分,共13层,维修后精确高度为84.93米,外廓呈平面八角形,占地面积217.8平方米 。从第一层塔门可进入塔内,塔室内有空井,上下贯通,从底层塔室仰视可见最上一层之天井,天井上加木制棂窗井盖 。塔之梯道设于塔室与塔外壁之间,围绕塔室逆时针转折向上 。
太谷无边寺白塔
无边寺,亦名白塔寺,因寺内有白塔而得名,位于山西省太谷县 。这处寺庙,创建于西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北宋治平年间曾予重修,题名“普慈寺” 。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又予续修,并建白塔一座,开始有了白塔寺之称 。
寺院座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3500平方米 。寺宇前后三进院落,规模完整,布局严谨而又显疏朗 。中轴线上,山门与戏台连为一体,上边是戏台,下边是砖券的巷道式山门 。通过狭长的门洞 。
结语
三晋大地上的每一处地方,都不乏各类古塔的分布 。此文列举的山西古塔只为冰山一角,这些古塔在历经数百上千年的风雨冲刷下,兀自屹立不倒,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先民们的卓越才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