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康熙帝不仅于宫中奉行节俭,在理政治国、处理国家财政问题时同样如此 。毋庸讳言,节俭方针的实施必然要触动统治集团内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使贪*污吏的不法行径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从而引起部分*员的不满 。在这种情形下,身受其“害”的人牢*满腹,微言相谤,也就难以避免 。所以,对康熙帝冠以“爱银皇帝”之名的“国人”,应主要是指那些受到节俭措施冲击的*员 。实际上,康熙帝在奉行节俭方针时,分寸掌握恰当,内外有别 。白晋对此深有感触,曾记述如下:他(康熙帝)非常节制个人的开支,同时又十分慷慨大方地提供国家的经费 。只要是为了帝国的福利,哪怕花费千百万他也在所不惜 。修缮公共建筑,保持江河管道的畅通、建桥、造船等,一切方便百姓、有利贸易的事情,他动用巨款十分慷慨 。因此不难断定,他不为个人妄费分文,完全是出于贤明的节约,以便把金钱用于帝国真正的需要 。
勤俭之根源
康熙帝之所以能制定和实施各种节俭举措,注重以身作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虽然是在清朝定鼎北京以后出生,但满洲入关前崇尚勤俭、“敦朴为风”的传统对康熙帝仍有较大影响 。他对儿孙们说:“朕生性不喜价值太贵之物,出游之处所得树根或可观之石,围场所获野兽之角或爪*,以至木叶之类,必随其质而成一应用之器 。即此观之,天下之物虽最不值价者,以作有用之器,即不可弃也 。”这体现出他以实用为本的价值观和追求自然与质朴的审美观 。
网络配图
另一方面,作为清朝初年的最高统治者,康熙帝所处的历史环境,也不允许他高枕无忧 。在位60多年间,先有辅臣鳌拜专权,接着又有平定吴三桂叛乱的战争、统一*之役、与准噶尔部的长期战争以及诸皇子争夺储位之事等 。在其继位初期,经济亟待恢复,漕运、治河等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尚未解决 。如此紧张、多事的客观形势,要求他必须慎言慎行,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尽可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 。
康熙帝勤政爱民,一生多有建树,奉行节俭是其各项重大方针、国策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这种深谋远虑、戒骄戒躁的务实作风,值得后人借鉴 。当然,康熙帝的节俭和简朴,都只是相对历史上一些骄奢逸、挥霍无度的帝王而言 。尽管他不断制定各种节省方案,但清宫的日常耗费,依然触目惊心 。显然,他的种种节约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王朝的固有问题 。
【康熙以身作则厉行节约毡毯用30年妃嫔不坐轿】
- 清朝康熙皇帝的四位辅政大臣其结局如何
- 康熙为何两度废掉太子胤礽?竟为同一件事
- 揭秘为什么康熙末年国库空虚的那么厉害
- 康熙清除鳌拜党羽的真正幕后推手竟然是他
- 康熙科学精神争论:爱科学更爱江山
- 孝庄皇后临终前留下一个大难题康熙至死无解
- 苏克萨哈能制衡鳌拜为什么康熙孝庄不救他?鳌拜为什么能除掉苏克萨哈?
- 康熙皇帝如何平定北疆签订尼布楚条约?
- 康熙传位于雍正是否与他特别喜欢乾隆有关?
- 雍正继位后康熙的儿子们都是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