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个个老冰棍绑在头上、身上干啥用?当“空调”啊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个个老冰棍绑在头上、身上干啥用?当“空调”啊
文章插图

史冯露嗓子哑了,把提醒字条贴在了身上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个个老冰棍绑在头上、身上干啥用?当“空调”啊
文章插图

为降温,医护人员把老冰棍绑在身上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个个老冰棍绑在头上、身上干啥用?当“空调”啊
文章插图

撑不住了,席地而卧
河南商报采访人员熊卓甜宗雷首席采访人员王苗苗文/图
7月31日,二七区连夜开展全员核酸检测;8月1日、2日两天时间,郑州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炎炎夏日,医护人员全副武装,不停歇地采集、采集、采集……
当他们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湿透了;当他们摘下手套,被汗水浸泡的手已经发白、皱巴了……
镜头 1
嗓子喊哑了,贴纸条继续服务
“戴口罩!”“张大嘴!”“说啊啊!”
这几句话,是00后医护人员史冯露在核酸检测现场经常说的。但经过连续“作战”的她,嗓子已经哑了……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在自己的防护服上贴上提醒纸条,继续进行采集。而面对害怕的孩子,她依旧会扯着嘶哑的嗓子说:“这不是针,是棉签,一点都不疼……”
据了解,今年6月份,史冯露入职河南省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两个月时间,她经历了水灾,如今正在经历这波严峻的疫情。从7月20日那天起,她基本上都住在医院,这次疫情,她又积极报名,很快投入抗疫当中。
镜头 2
最强医院后勤保障团,加15吨冰
“实力宠职工!”“最强后勤保障团!”“烈日当头?没关系,我们躺冰!”
8月2日下午一点半,正是最热的时候,然而位于“未来大球场”的核酸检测采集点却很凉快,医护人员凡尔赛地说:“喝冰水弱了?我们直接躺冰!”只见他们被偌大的冰块包围起来,医护人员轮流躺上“冰床”,看起来分外清凉。
这些冰块哪来的?河南省肿瘤医院后勤保障团送来的!这些冰块有多重?足足15吨!河南省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家孩子自家疼!”
镜头 3
地就是床,老冰棍成了空调
自7月31日接到紧急通知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立即抽调近600名医护人员,分别前往位于二七区、管城区和航空港区的76个核酸检测点开展工作。
三伏天,防护服密不透风,热极了。为了不让自己中暑,医护人员自制“空调”,将一个个老冰棍绑在头上、背上……
连轴转、通宵干,累了、瞌睡了怎么办?“随便找个地儿靠一会儿就行。”一名医护人员半倚着躺在了水泥地上说。
【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个个老冰棍绑在头上、身上干啥用?当“空调”啊】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