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奠基者 姬昌( 三 )


周朝奠基者 姬昌

文章插图
明·戴进·渭滨垂钓图周文王的临终遗言《保训》,“中”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保训》里所含的“中”的观念,或称中道,是《保训》全篇的中心,它与儒家后来所说的“中庸之道”有着内在的联繫 。“中”是上古时期各氏族部落共有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这种信仰和观念来自于原始初民共有的太阳崇拜 。《保训》蕴含的思想关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中道”和“阴阳和谐”观念,这些观念都是长期影响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元素 。《礼记·文王官人篇》提出了“六征观人法”――这是一套记载最完备、最系统、最成熟的鉴别人才的方法,既是“观人术”、相人术,又是“官人术”、用人术 。周文王教导太师用来考察人品之高下、评定才能之优劣的“六征观人法”,对于后世识别人才、考察人才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后世的周公、孔子、庄子、吕不韦、曾国藩、刘劭、诸葛亮等识人、相人大家,无不深受文王“六征观人法”的影响 。孔子非常推崇周王朝的开拓者文王、武王,判断是非曲直往往以文武之道为标準 。他曾说过“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评判人、鉴别人的观点,集中反映在《论语》、《孔子家语》中 。人物评价总评中国古人普遍有崇古心理,效法上古圣贤之君、效法“三代”之法,是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周文王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历代以复周礼为己任的人数不胜数 。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残缺,人们对周文王的了解未必很多,周礼也未必很完美,但是作为人们对清明之君、清明之制的一种嚮往,意义是积极的,抽象意义的周文王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后世的儒家,为了把道德与政治联繫起来,把文王当成一个“内圣外王”的典型加以推行,文王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了 。孔子就特别推崇文王,他做梦都想恢复“郁郁乎文哉”的周礼 。名人评价《诗经·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孔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周朝奠基者 姬昌

文章插图
明·王圻《三才图会》中的周文王像孟子: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 。季札: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 。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淮南子·修务训》:文王四乳,是谓大仁,天下所归,百姓所亲…… 曹操:若天命在吾,吾当为周文王矣 。《旧唐书·太宗本纪下》:昌、发启国,一门三圣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五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栾布哭彭越,义也;周文王掩骼,仁也 。《新唐书》:栾布哭彭越,义也;周文王掩骼,仁也 。苏辙《历代论》:文王用人,其广如此,而坚何尤焉!张居正《帝鑒图说》:天下闻之,曰:“西伯之泽,及于枯骨,况于人乎?”家族成员父母父亲:周王季,也称季历母亲:太任,周国附近挚任氏部落首领的次女
周朝奠基者 姬昌

文章插图
明·朱天然《历代古人像赞》中的周文王妻子太姒儿子伯邑考(姬考):姬昌嫡长子,母太姒,早卒周武王(姬发):即周武王,姬昌嫡次子,母太姒管叔鲜(姬鲜):姬昌嫡三子,母太姒周公旦(姬旦):即周文公,姬昌嫡四子,母太姒蔡叔度(姬度):姬昌嫡五子,母太姒曹叔振铎(姬振铎):姬昌嫡六子郕叔武(姬武):姬昌嫡七子,母太姒霍叔处(姬处):姬昌嫡八子,母太姒卫康叔(姬封):姬昌嫡九子,母太姒冉季载(姬载):姬昌嫡幼子,母太姒郜叔:姬昌十一子雍叔:一作雍伯,姬昌十二子毛叔郑(姬郑):姬昌十三子滕错叔(姬绣):姬昌十四子毕公高(姬高):姬昌十五子原叔:姬昌十六子酆叔:姬昌十七子郇叔(姬葡):姬昌十八子后世纪念周文王陵位于鹹阳城北6公里处渭城区周陵镇周陵中学内 。周文王陵底部周长310米,高11.8米,墓前有清代毕沅所立的碑石 。陵丘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