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址( 二 )


文章插图
唐崖土司城址布局分布综述土司城在山水秀丽的唐崖河西岸玄武山麓,土司城帅府内,布设机构颇完整,建有衙署、官言堂、大小衙门、牢房、阅台书院、靶场、万兽园等 。唐崖土司曾是尖山、活龙、二仙岩、清坪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土司城内有三个主要遗址:石牌坊、石人石马、土司王墓 。

唐崖土司城址

文章插图
唐崖土司城址城墙唐崖土司城的东面、北面和南面大部分地方修建了城墙(又称外城墙),在其北面和东北面还修建了内城墙 。城墙以自然石块稍微加工后垒砌而成,现大多可见,并保存在1米以上 。其中,临河一面保存最好,高达2.5米,现存城墙基宽3.2米 。
唐崖土司城址

文章插图
城墙在城的东门处,原有的城楼基础墙体远远大于城墙的宽度,现残宽6米至7米左右,可明显看出是城门楼的基础,现东城墙残长150米 。街巷城址中的街巷,至今仍清晰可见 。由三街十八巷三十六个院落组成,分为上、中、下三街,呈不则形状,全长880米 。以石牌坊为中心,称中街,街面全部以青石铺砌而成,条石长2米,宽0.3米,横向顺街镶嵌,街面宽阔而整齐 。沿大衙门而下,称上街;沿小衙门而上,称下街 。36条巷道仍以石块铺砌,随地势连线街道,四通八达 。其中在上街和南城墙之间依次平行着“一横道”、“二横道”、“三横道” 。
唐崖土司城址

文章插图
道路文物遗存石牌坊“荆南雄镇”牌坊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是明廷为表彰土司覃鼎的战功而立 。为唐崖土司城遗址中最具标誌性的建筑遗存,是衙署区建筑群的起始,前有石阶与中门垂直连线 。牌坊为砂石仿木结构,通高7.15米,面阔8.4米,三开间,四根石柱前后有高2.5米的抱鼓石及石狮(现残存一个) 。横额中两面分别书写“荆南雄镇”和“楚蜀屏翰”八个大字 。前后均有提记,记录了牌坊的建造缘由、时间 。中间枋面雕刻“土王出巡”“哪咤闹海”等题材,两侧枋面雕刻“渔樵耕读”、“槐荫送子”及麒麟、龙、凤等图案 。这些题材多取自汉地,但有本地变通;也有直接反应土司生活的“土王出巡”等,是汉土艺术结合的产物
唐崖土司城址

文章插图
土司墓葬城址东北角高坡上,有并列两座明代墓葬,一为土王墓,一为田氏夫人墓,占地总面积400平方米 。土王墓封土保存完好,墓葬石室,宏大而华丽 。椁室以钻凿砂岩垒成 。前观为仿木结构的一斗三升式重檐建筑,长7米 。屋面雕饰筒瓦,嵴雕龙首装饰,檐下斗拱明显,5根廊柱形成4间墓室 。廊柱长方形,面宽0.45,厚0.6米 。柱间宽1至1.1米 。廊室间距1.85米,高2米 。廊顶雕刻圆形藻井饰 。再进为4个墓室,前有抹石门8扇 。门高1.65米,厚0.1米,宽0.67米左右,门上雕饰格栏 。墓室以整块砂石合成,长3米,高1.5米,两中室宽1.3米,侧室宽1.25米 。各有石棺床,长2.7米,宽0.9米 。后有壁龛,高离棺床0.5米 。龛高0.5米,跨0.4米,深0.15米 。室间以整块石隔开,厚0.15米左右 。中雕小格窗,宽0.58米,高0.9米 。窗眼为钱纹图案,可以相望 。室顶雕刻藻井,以花卉为纹饰图案 。墓前为八字形祭台,前端各立一小兽,两侧饰以精雕麒麟,高约1米 。整个王坟以石建构,十分精美,其建筑格局及装饰实为土司文化的精品之作,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石雕工艺水平 。
唐崖土司城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