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镇市灵山景区 灵山景区( 二 )


辽宁省北镇市灵山景区 灵山景区

文章插图
古墓位于向阳坡崖下 , 背靠虎头崖 , 东西青山环抱 , 南逢开阔之地 , 是一块极好的风水宝地 。这座古墓是由青砖券顶建造 。它由墓门、甬道、左右耳墓和主墓室组成 。耶律宗教一生中功绩卓越 , 他先后任:彰国军节度使、俄换崇义节制、宜州崇义军上节度、宜州节度使、左夷离毕、东北路领将军、征释宣徽使、忠义军节度使事、大内惕隐等重要职务 。为了弘扬和保护民族文化 , 发展旅游经济 , 中国辽宁医巫闾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素英女士 , 投入巨资积极开发灵山风景区 , 同时重点修缮辽代广陵郡王耶律宗教这座千年古墓 。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医巫闾山的辽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松风水月这块天然巨石 , 它威严雄壮 , 古老而沧桑 , 它是乾坤宇宙的开天产物 。巨石上的这块石匾 , 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面书写着四个正楷宋体字:松风水月 。请看这四个字苍劲有力 , 笔峰顺挺 。这是清代翰林院大学士王尔烈的手迹 。王尔烈 , 清代辽阳人 , 字君武、号瑶峰 , 生于清雍正五年 。公元1727年 , 他在乾隆三十六年考为进士 , 公元1771年任翰林院编修 。他先后任会试同考官 , 陕西道监察御使 , 顺天府丞 , 内阁侍读学士 , 大理寺少卿等职务 , 享年75岁而终 。这块松风水月石匾就是他在清乾隆年间来灵山寻游揽胜时 , 被灵山的美景所震撼 , 挥毫泼墨留此佳句 , 但由于当地的工匠雕刻水平比较低 , 将四个字雕的有大有小 , 比例很不协调 , 留下历史遗憾 。天桥瀑布这座拱式古石大桥 , 它依山石崖掘地而起 , 飞空凌架 , 示意接天盖地 。这座古桥始建于明初的洪武年间 , 它设有三十三个石阶 , 意味着登上此桥三十三阶就仿佛登上了三十三层天 , 然后才能进寺朝拜佛主 , 才能得其正果 。古桥的西面是悬崖绝壁 , 顺山势而下的清泉从这悬崖狂泄而下 , 形成九天银河落凡尘的磅礴气势 。一到雨季山洪狂泄 , 这瀑布犹如万马奔腾之势 , 瀑布落差可达15米 , 宽可覆盖30米 , 巨大洪水冲击着石壁和阻拦它的一切障碍物 , 发出地动山摇的轰鸣声 , 可传出数里之外 。晒经台和面壁石这块天然卧地巨石 , 南北长10米有余 , 东西宽有8米左右 , 它露天石面平整光滑 , 由东南倾斜于西北 , 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那是在明朝末年的天启年间 , 崩山老祖的前身智成老和尚接到师兄智化禅师的飞鸽传书 , 要他立即赶往五台山迎请佛主经文 。经过两个月的旅途奔波 , 他终于回到灵山 。刚过天桥 , 忽然天降大雨 , 老和尚忙脱掉外衣遮盖经文 , 等雨过天晴时他忙打开衣服一看 , 有部分经文已被雨水浇湿 。老和尚便把被雨淋湿的几十部经文放在石面上晾晒了起来 。说也奇怪 , 这块大平面石头慢慢的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 不一会就看见经文中的雨水顺着石面流进沟中 。智成老和尚见此情景 , 忙面南而坐 , 把这块立地顶天的巨石化意为佛主 , 忏悔祈祷自己的过失 。后人们就把这块平面大石称为晒经石 , 把南边这块立石称为是面壁石 。千 佛 石 洞这座千佛古洞始建于辽代 , 洞中珍藏千年的佛经度化了有缘人成千上万 , 所以故称千佛洞 。千佛洞香火旺盛 , 万众朝拜 。这座古洞南北长14米 , 东西宽7米 , 占地总面积为98平方米 , 它的建筑面积进深8米 , 阔5米 , 总面积为40平方米 。从这里现存的遗蹟来看 , 历史上的僧人都是自力更生 , 艰苦奋斗的 , 为什幺这幺说?在清理遗址的过程中 , 景区人员发现了寺庙僧人使用过的小磨 , 捣米用的臼和桩 , 这里还有一口常年积水的山泉古井 , 还有几处平整的菜园 , 土质十分肥沃 , 也可以说这里是灵山寺僧人的生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