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耕种( 二 )


词语 耕种

文章插图
旱地耕种小麦生产主要分布在温带,特别是北半球的美国、加拿大、中国、西欧和东欧有关国家,以及南半球的阿根廷与澳大利亚的平原地区 。小麦的种植与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有关,即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条件,有利于小麦的生产 。相反,如气候过于乾旱,或过于湿润,地形崎岖,土壤贫瘠都不利于小麦的种植 。小麦的分布区与中纬度的温和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草原土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係 。有些地方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并不有利于小麦的种植,但通过科学技术的活动,使自然条件得到改善,从而使小麦获得较高的产量 。在气候乾旱缺水地区,通过对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利用,以灌溉方式弥补降雨的不足,或者培育出耐旱的小麦品种以适应较乾旱的气候 。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方,可以採用修筑梯田的办法来保水、保肥,并便于机耕等等,以克服陡坡的障碍 。土壤贫瘠则可通过施用有机与无机肥料以满足小麦生长和发育的要求,达到获得较高的产量 。希腊山区并不利于小麦生产,但是农民却用垒石堰的办法使坡地变成梯田,防止了水土的流失而取得小麦高产 。在美国,按气候条件来说,五大湖以南的俄亥俄州、印地安纳州和伊利诺斯州比较适合小麦种植,但是目前美国小麦的主要产区却远离五大湖,而远远分布在五大湖以西,北起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南到德克萨斯州的北部,形成南北向的条带 。小麦的分布不仅与自然环境有关係,也与文化环境有关係 。各地区居民对食物往往有各自的偏爱与禁忌,这些文化特徵往往对粮食作物的种植与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 。东欧一些国家的人民往往喜爱吃黑麦製作的黑麵包,而美国的印第安人则宁愿吃玉米做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人一般爱吃米饭,而北方人一般爱吃麵食 。这些对食物的传统偏爱当然会影响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即使在自然条件并不适合的地方,人们仍愿付出一定的代价来种植他们所喜爱食用的作物 。经济效益也是一种影响作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参加共同市场的西欧各国,生产小麦的成本高于美国,可是在其关税保护与出口补贴等政策的支持下,不仅阻止美国廉价小麦的进口,甚至还在国际贸易上争夺市场 。就上面提到的美国五大湖以南地区,由于生产饲料饲养牲畜,为市场提供牛奶和肉类可获得更多利润,遂把小麦地带推向更西部的乾旱地带 。在今天很多地理现象的分布是反映出自然、经济以及文化各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水田耕种文化典型作物是水稻种植文化 。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穀、米粒、稻根、稻秆堆积物 。这些丰富遗存,证明早在 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最早的水稻种植仅限于杭州湾和长江三角洲近海一侧,然后像波浪一样,逐级地扩充到长江中游、江淮平原、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下游,最后形成了今天水稻分布的格局 。简言之,长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 。水稻在中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了东亚近邻国家 。大约在 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中国水稻北传朝鲜、日本,南传越南 。汉代,中国粳稻传到菲律宾 。公元 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 。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按技术水平分可分为刀耕火种文化和现代耕作文化 。刀耕火种文化又叫原始耕作文化 。是生产力水平和技术低下的一种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技术 。在近代一些民族中仍然保留下来 。中国长江流域地区在唐宋以前的很长历史时期里也都保留了这种耕作方式,称为“畲田” 。宋人范成大在《劳畲耕·并序》中提到:“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 。春初斫山 。众木尽蹶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日雨作 。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 。无雨反是 。山多硗确 。地力薄则一再斫烧 。始可艺 。春种麦、豆作饼饵以度夏 。秋则粟熟矣 。”薛梦符在《杜诗分类集注》卷7中对于畲田有如此的解释,其曰:“荆楚多畲田,先纵火熂炉,候经雨下种,历三岁,土脉竭,不可复树艺,但生草木,复熂旁山 。畲田,烧榛种田也 。尔雅一岁曰菑,二岁曰新,三岁曰畲 。易曰不菑畲 。皆音余 。余田凡三岁,不可複种,盖取余之意也 。熂音饩,燹火烧草也 。炉音户,火烧山界也 。”可见,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山民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穫了 。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闢 。原始的刀耕火种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 。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 。从中国南方从事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的情况来看,初期原始农业的土地都是选择在林地上,草地的开发是后来的事情 。选择土地一般不是草地,而是选择森林的边沿、隙地或林木比较稀疏的林地进行砍种 。苦聪人在定居前(本世纪五十年代)刚刚由採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铁器虽已传进,但数量极少,仍以木质工具为主,他们就是选择在森林边缘或树林比较稀疏的地方耕种的 。选择林地进行耕种是因为拔除草地上植被的地上部分虽然比较容易,但没有翻土工具的原始农人,却难以清除其纵横交错的地下根茎 。而且草地不能提供足够的灰烬 。这都对作物的生长极其不利 。在斧斤还没有大量使用的洪荒时代,即使是林间隙地或边缘地带,也有较厚的腐殖黑土,人们又可以把灌木和小树砍倒,甚至可以把周围的枯枝败叶扒过来,晒乾焚烧后再作肥料 。这就决定了人们是选择林地而不是草地去作为土地 。选择什幺样的林地作为耕地的经验,主要是依据林木的长势和种类,而不是土壤的质地 。他们对于土壤的知识相当贫乏,但却能十分细緻地区分各种不同的林地,并且懂得因地制宜地利用它们 。他们较早地注意到地形的因素,懂得选择较平缓的、两面稍高,中间稍低,略成槽形的,或光照较长的地段,但很少注意土壤本身的因素,而上述地段一般也是水肥比较集中、林木比较丰茂的地方 。他们选择地时也看“黑土层”的厚度,然而,所谓黑土层乃是树林里枯草败叶腐烂后堆积起来的疏鬆而发黑的土层,所以关键的仍然是林木的丰茂 。决定什幺地种什幺庄稼是根据树木,而不是根据土壤 。区分不同林地和树种,是从事刀耕火种的民族择地的主要依据 。这种经验一直保留在传统农业之中 。《师旷占术》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禾善 。五木者,五穀之先;欲知五穀,但视五木 。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失一也 。” 《杂阴阳书》则将“五穀”和“五木”一一对应起来,有所谓:禾生于枣或杨,黍生于榆,大豆生于槐,小豆生于李,麻生于杨或荆,大麦生于杏,小麦生于桃,稻生于柳或杨 。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 。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 。而已由“原始生荒耕作制”阶段,进入了所谓“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片木结构建筑遗蹟、大量的骨耜、成堆的稻穀稻壳,以及半坡、姜寨由几个氏族建立的五万多平方米麵积的部落村庄遗址来看,人们已过着较长期的定居生活 。人们在几块土地上,轮流倒换种植,不必经常流动到别处去重新开荒 。这就能导致较长期的定居生活,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这时期的遗址中还出土有大量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工具,其中石铲、石锛、石耜和骨耜都为翻土的工具,石锄、蚌锄和有两翼的石耘田器用于中耕除草 。石镰、蚌镰、骨镰、穿孔半月形石刀等收割工具,不但提高了收割效率,而且能连桿收割,这种收割方法为饲养家畜储备了必要的饲料 。现代耕作文化现代耕作文化是以先进的机械设备代替人力的一种耕种技术,又称为机械化耕作 。它的突出特点是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大大超过人的承受力,有利于节约劳作时间,减少劳动力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 。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设施农业、高效收穫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套用,需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通过机械的动力、精确度和速度给予大力支持 。农业生产中的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更是需要依靠机械化作业 。使用农机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且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 。炎帝农耕文化炎帝和他所统领的原始先民部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华夏文明的发轫和整箇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物质、文化基础 。炎帝文化中“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的原始农耕文化是炎帝神农文化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