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末劫天尊


开皇末劫天尊

文章插图
开皇末劫天尊开皇末劫天尊即太上老君公认的道教创始人,即太清道德天尊 。又称道祖、太上道祖、开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 。[1]
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 。
据《魏书·释老志》等正史记载:“道家之原,出于老子 。”即道教为老子所创 。又载老子“先天地生,以资万类 。
【开皇末劫天尊】道祖老君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 。”是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传教度人,弘扬道法 。
基本介绍中文名:开皇末劫天尊
成绩:道教创始人
别名:太清道德天尊
特点:是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
代表作品着有震古烁今的道教祖经——《道德经》五千余言纪念节日每年农曆二月十五日为道教创始者——道祖老君的圣诞日,为国际道教节 。人物生平老子,道教创始人,被尊为道教的教祖 。据《史记》记载老君,又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 。全称一气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简称太上老君 。而他也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无数,屡世为王者之师;因其传下道家经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为开山祖师 。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 。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 。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 。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 。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天地未开之际,太上老君创世创神开创诸天,这也是被历代皇帝推崇与说的最多的,也压倒了元始度老君说 。老君乃一切无有有无之祖,大道化身(自然规律),居于太清天之上(道教的居天与佛教不同),在千年中国道教的演变史中,一直担任着极为重要的特殊角色,是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开山教祖 。老子生活在先秦的春秋末期,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问题,他着有五千字的《老子》,此书被视为道家的开创之作及道教的经典 。西汉伊始,道家学派黄老学派大兴,老子和黄帝受到了先前未有的祭祀,汉人对老子和黄帝的个人崇拜也逐渐达到顶峰,汉代宫廷开始出现祭祀黄老场面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黄老学派开始走入汉族民间,形成黄老道 。老子本身的哲学理论加上汉朝子民的敬仰使得老子此时已为共识的神仙,东汉皇帝大张旗鼓去往老子庙祭祀,而老子之母的墓志铭亦说老子是道的化身 。东汉张陵继承汉代的黄老道,创立了五斗米道的教团,用黄老之术教化西蜀少数民族所信仰的宗教,于是老子自然而然成为新教团的教主 。自佛教进入中原,这个和中国似曾相识的宗教使得汉朝士大夫普遍认为老子西去印度度化成佛陀;而刚刚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微不足道,更是迫切依附在道教上发展,西来传教的佛教徒也宣称老子是佛陀的老师 。于是,老子化胡的说法成为当时的共识 。汉魏时期,老子是早期道教教团组织的最高的神 。魏晋时期道教神仙已十分庞杂,但散乱无序 。到了南朝梁代,着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写的《真灵位业图》作为第一个较为系统的道教神谱,开始出现 。在这神谱中,陶弘景将神仙分为七个等级,每个等级设一中位,有一个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设左位,右位若干席位,安排诸神 。七个等级高低有别,以第一等级为最高,以此分级,秩序井然 。各等级除了中位主神外,还有左右诸位神仙,数量各不相等,如第一等级左位29神外,右位19神 。第三等级左位50余神,右位30余神 。这些左右诸神仙,有的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或圣人先贤,如第三等级的孔子、颜回、庄子、第七等级的秦始皇、汉高祖、齐桓公、晋文公、魏武帝、刘备、李广、韩遂、孙策、徐庶等 。有的是道教着名领袖,如第二等级的魏华存、许穆、许拥是道教上清派的创始人,徐来勒、葛玄是灵宝派的创始人,而第四阶次的张陵是天师道的鼻祖,葛洪是道教大理论家 。有的是神话传说人物,如第三阶次的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第四阶次的赤松子等等 。总之,神谱中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且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也有无人知晓的人物,难以考其来源,有的与道教关係不大,像孔子也拉进神谱,显得不伦不类 。除陶的神谱外,还有各种不同的神谱,其结构和内容也互有出入 。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神谱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它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金阙帝君等为最高神,灵宝派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位为最尊,而天师道则尊老子为最高神 。三派各行其是,在最高神问题上彼此不完全认同,随着道教的发展和各派的互相交融,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现了统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三清神的出现,标誌着道教神仙谱系的最终定型 。“三清”尊神的建立,却经历了一较长的发展过程 。道教初创时,是以老子为其始祖,称之为太上老君又称太上道君,尊奉为最高神灵 。例如于吉等人所编的《太平经》和张陵等人所造作的道书,皆託名为老君所授,直至北魏寇谦之所撰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和《录图真经》以及他的“天师”称号,皆託名老君所赐 。这是包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内的早期道教的一个共同特点 。乃至以后的全真道道统渊源,仍称太上老君传于金母,金母传白云上真,白云上真传王玄甫,王玄甫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 。将全真道统上溯到老子,并尊王玄甫为全真道的始祖 。及至东晋中后期上清、灵宝等道派出现后,对道教最高尊神的观念便发生了变化 。这些新起的道派,便不再尊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了,而是以元始天王或元始天尊与太上大道君的地位最尊 。在这两派的经书中也提到太上老君,但往往把它摆在一个次要的地位,有些经书甚至把它作为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和太上道君的弟子看待 。这种分歧,在《魏书·释老志》和《隋书·经籍志》对道教的介绍中,便可明显地看出来 。《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说:“道家之原,出于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 。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 。”②这显然是反映了天师道以老子为最高尊神的思想 。《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则称:“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气,沖虚凝远,莫知其极……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 。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 。”①这明显是以元始天尊为最高尊神,太上老君也是元始天尊所传度的弟子之一,代表上清派的思想 。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三个主要道派在道教最高尊神的观念方面,分歧既然有如此之大,即道教经书既有大中小之分,则造说这些经书的教主也势必会有先后等级的差别,在《云笈七笺》卷六《三洞经教部》之《三洞并序》里即称:“三洞既降,遂有大小中乘、国中后法三种分别 。”③那末,在三洞尊神之间,如何划分先后等级的差别呢?故道教又有“一气化三清”之说 。在上引《九天生神章经》里即含有三清皆由道气所化之意,在《三洞并序》中说:“又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惟一,套用分三,皆以诱俗修仙,从凡证道,皆渐差别,故有三名 。”④即是说,三洞的本元,都是来自同一的道气,只是套用不同,才分为三个不同的名称 。儘管如此,但具体到究竟是由谁一气化三清呢?则又有不同说法 。一种意见是认为,道教的三清是由大罗天的玄、元、始三气所化而成 。如大约为东晋或南北朝初年出世的《太真科》就说:“三天最上号日大罗,是道境极地,妙气本一,唯此大罗生玄元始三燕,化为三清天也 。一日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日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 。”①这种说法,并未解决三清尊神之间先后等级的实质问题,而且还会引来住大罗天的尊神是谁,三清尊神是否为这位尊神所化而成等一系列的问题,故道教通常又有另外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三清是由元始天尊一气所化,上清派道士多主张之 。《三洞并序》引证《业报经》和《应化经》说:“天尊日: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 。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 。……吾以延康元年,号无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 。……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 。”②这就说,三洞尊神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时期的化身,三洞经书也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时期所说,这样对道教各派便不会产生等级高下之分,导致教派之间的矛盾了 。不过这很明显是代表上清派的说法,《隋书·经籍志》採用之 。道教的另一种说法是认为,三清是由老子一气所化,这主要以天师道为代表的道士们的思想 。这种思想,其渊源甚早 。早在道教正式产生之前,就开始对老子进行神化 。东汉明帝(57_75在位)、章帝(76—88在位)之时,益州太守成都人王阜所作的《老子圣母埤》即称:“老子者,道也 。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 。”①这里便把老子与道合而为一,而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因而老子也就自然成为造物主,当然也就是至高无上的神灵了 。早期道教继承并继续发挥了这一思想 。在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便说:“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明所共师者也 。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 。住无所住,常元不在 。……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 。”②传为张陵(或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也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③ 。《云笈七簸》卷一《道德部》之《总叙道德》引葛玄《五千文经序》说:“老君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穷手无穷,极乎无极也,与大道而轮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纯,浩浩蕩蕩,不可名也 。……堂堂乎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稟之得生……故众圣之所共宗 。”④其后南宋谢守灏所撰编的《混元圣纪》、《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等着作中更反覆地说:“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 。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 。”⑤又说:“太上老君,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 。”⑥又说:“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万道之宗,乾坤之根 本,天地之精源 。”⑦又引唐尹文操的话说:“老子者,即道之身也,迹有内外不同,由能应之身或异也 。”①并称他“秉生成之柄,镇造化之原,故在天为众圣之尊,在世为万教之主 。谓之老子者,道之形也,应既不一,号亦无量,或三十六号,或七十二名 。”②又说:“老君在天皇时,号玄中大法师,亦日通玄天师,出《洞真经》一十二部,以无极大道下教人间 。在地皇时,号有古大先生,出《洞玄经》一十二部,化人以无上正真之道 。在人皇时,号盘古先生,出《洞神经》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无为之道 。”③ 按照这种说法,则是三洞经书,皆由老子所造作 。不仅如此,甚至还说:“老君于三皇时说经,世谓之《三坟》之书,久失其传,兼累世所说经,多藏琼室瑶台,或秘龙宫海藏,神真保护,世莫得闻,今所传者,太山一毫芒尔 。”④这就是说,三洞之外的众多经书,也系老子所造 。我们知道,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为最终目的,这是一切道派的共同思想,也是道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天师道一系从东汉以来即将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老子与道是一是二、二而一的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因而作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老子,自然也就成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当然也就是道教的最高神灵了 。那末,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下又有“老君日:夫三洞宝经,皆三清之上道也,吾昔受之于元始天尊”⑤的一段话与全文主题不类,应是宋朝上清派昌盛掌权编辑《道藏》时所添改的观点 。魏晋道教有另两种创世说存在,一种也就是元始天王创世 。另一种是太上老君创世,也是被历代皇帝推崇与说的最多的 。不过,唐代四川“三宝窟”开始供奉道教神像 。太上老君在全国有非常高的敬奉,各地都有宫观奉祀 。因为号“太清太上老君”,因此主祀他的宫观庙殿称他太清宫、太清殿、老君殿或老君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