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哲学家 王守仁( 四 )


明代哲学家 王守仁

文章插图
王阳明主要成就功绩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思想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与行的关係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
明代哲学家 王守仁

文章插图
阳明先生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个人作品文学《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 。王守仁早年作诗刻意求工整,晚年融会哲理 。
明代哲学家 王守仁

文章插图
王守仁 草书七言诗 立轴 水墨纸本书法王守仁在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 。王守仁将心学融入书法,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着作《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作品收录于《明史》、《古文观止》人物评价朱载垕: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勛贤,重申盟誓 。
明代哲学家 王守仁

文章插图
王守仁像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朱彝尊:诗笔清婉,书法尤通神,足为临池之模範 。王世贞:①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深融而出于自然 。其自负若两得 。②文章之最达者,则无过宋文宪濂、杨文贞士奇、李文正东阳、王文成守仁 。③理学之逃,阳明造基 。④王伯安如食哀家梨,吻咽快爽不可言;又如飞瀑布岩,一泻千尺,无渊渟沉冥之致 。李贽:阳明先生在江西与孙、许同时,则为江西三忠臣 。先生又与胡端敏、孙忠烈同举乡荐,曾闻夜半时有巨人文场东西立,大言曰:“三人好作事!”已忽不见,则在浙江又为三大人矣 。且夫古之立大功者亦诚多有,但未有旬日之间不待请兵请粮而即擒反者,此唯先生能之 。然古今亦未有失一朝廷即时有一朝廷,若不见有朝廷为胡虏所留者 。举朝晏然,三边晏然,大同城不得入,居庸城不得入,即至通州城下亦如无有,此则于少保之勛千载所不可诬也 。若英宗北狩,杨善徒手片言单词,欢喜也先,遂令也先即时遣人随善护送上皇来归 。以余观之,古唯厮养卒,今仅有杨善耳 。吁!以善视养卒,则养卒又不足言矣 。此皆今古大功,未易指屈,则先生与于与杨又为千古三大功臣焉者也 。呜呼!天生先生岂易也耶!在江西为三大忠,在浙江为三大人,在今古为三大功,而况理学又足继孔圣之统者哉?张岱: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沈德符:惟王文成以理学建安壤,遂开国封,固书生之希固书生之希构矣...乃知王文成真天植异稟,其用兵几同韩、白(韩信、白起),而见罗亦以良知余唾,妄希茅土,且兼十哲三良而有之,亦不知量矣 。黄宗羲: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着明者也 。黄景昉:王新建(守仁)能用度外人,收罗甚富,如致仕县丞、捕盗老人、报效生员、儒士、义官、义民、杀手、打手等,皆在笼络奔走中,即土目亦为心死 。大都眼高襟豁,从学问澄彻来 。魏禧: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 。王士祯: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纪昀: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张廷玉:王守仁始以直节着 。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籓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矜其创穫,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 。曾国藩: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邓之成:阳明以事功显,故其学最为扎实有用 。严复:①夫阳明之学,主致良知 。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为其功夫之节目 。②独阳明之学,简径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啓超:①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 。②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章太炎:①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于是有知行合一之说 。②文成之术,非贵其能从政也,贵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孙中山: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蔡元培: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 。三岛毅: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 。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东乡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阳明 。高濑武次郎: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冈田武彦:修文的龙场是王阳明大彻大悟,并形成思想体系的圣地…阳明学最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它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 。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不分种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实践阳明的良知之学 。胡哲敷: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郭沫若: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 。他在中国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钱穆:①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 。②阳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此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业、文章均已冠绝当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讲学为性命,若饑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学风淹被之广,渐渍之深,在宋明学者中,乃莫与伦比 。张岱年:阳明宣扬‘知行合一’,强调躬行实践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 。杜维明:①王阳明继承和发扬光大了中国儒学特有的人文精神 。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 。②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