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法|干支纪年与观象授时有关,自东汉初年才开始正式使用

众所周知,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成六十对不重复的组合,代表六十年。“六十甲子”而不是“七十”“八十”,因为天干地支“循环相配”,只能有“六十年”这个结果,不可能得出其他结果。
“六十甲子”,来自“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兴自东汉,元和二年(85年)正式实施。据说,西汉初就有使用这种纪年法的了。
东汉以降一直到民国前,基本是照此纪年。“十二生肖纪年”,由此生发演化而成。
一些书中对汉代以前也用这种纪年法标注。但这仅仅是后人的“标注”,当不得真,因为汉以前不用这种纪年法。
中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王公纪年法”,即“某王”“某公”多少年。汉武帝时,演变成“年号纪年法”,如“建元元年”等等。
战国时期,古人开始使用“岁星纪年法”。“岁星”,即“木星”。古人发现,木星沿“黄道”稳定运行,大约十二年走完一个周期,于是以木星在这十二年中每一年的具体位置,称为“岁在某某”,以此纪年。“岁在”的十二个“某某”,称作“十二次”。

纪年法|干支纪年与观象授时有关,自东汉初年才开始正式使用
文章插图

其实,木星运行一个周期是11.8622年。这样,每积累八十六年,“岁星”就不“在”应该“在”的“某某次”了。古人称此为“超辰”。
木星,在天空中从西向东运行。日月,从东向西运行。观测以及计算,多少有些不便。古人就有设计了“太岁纪年法”。
“太岁”,是假想的,地面的一颗“星”,与“岁星”同步,但方向相反。“岁星纪年法”里,“十二次”有十二个很古怪的由西向东的名字;“太岁纪年法”,则由东向西按照十二地支对应起名,称为“十二辰”。
所以,“岁在某某”,使用的,是很古怪的“十二次”名;“太岁在某”,使用的,就是“十二辰”,即十二地支名。
秦汉时期,是中国天文历法的重要发展期。
西汉初期,开始改变以往的“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实行“岁阳太岁”纪年。


纪年法|干支纪年与观象授时有关,自东汉初年才开始正式使用
文章插图


所谓“岁阳”,是确定了十个“岁阳名”——阙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然后依次与“太岁”十二个年名相配。
《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载,太初元年(前104年)始用“岁阳”纪年。《淮南子·天文训》亦有记载。
这种方法是东汉“干支纪年法”的前身。严格说,二者并无实质区别,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秦末汉初的《尔雅·释天》里,在解释“岁阳”的时候,已经将十“岁阳”名,与“十天干”一一相对应了。
中国自古所有可考的历法,都是阴阳合历。“干支纪年法”,最符合阴阳合历的特征。
“十天干”,无疑来自上古先民的“天有十日”神话。十“岁阳”,其实就是“十日”各自之名。
“十二地支”,又一定来自上古先民的“十二月亮”神话。十二个月亮,恰好因为太阳视运动周年中,有十二次月亮的朔望。这已经将天上日月星辰与地下历法进行了“时空整合”。
《后汉书·律历下》曰:“天之动也,一昼一夜而运过周,星从天而西,日违天而东。日之所行与运周,在田成度,在历成日。”

纪年法|干支纪年与观象授时有关,自东汉初年才开始正式使用
文章插图

这是说,天体运动,以一昼一夜为单位运行。岁星由西向东,太阳由东向西。太阳按黄道运行一周,在天上行走过360余度,在地上的历法,一度就是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