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 雪( 四 )


自然现象 雪

文章插图
被雪覆盖的小麦同时冬季雪水充足,不仅可以减轻当年的旱情,而且,也给来年春播作物的适时播种和苗全苗壮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体健康经常用雪水洗澡,不仅能增强皮肤与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而且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如果长期饮用洁净的雪水,可益寿延年 。这是那些深山老林中长寿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雪为什幺有如此奇特的功能呢?因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数量要少1/4 。重水能严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过程 。有人做过试验,鱼类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会死亡 。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而大气中的尘埃、煤粒、矿物质等固体杂质则是最理想的凝结核 。如果空气中水汽、温度等气象要素达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 。所以,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 。故每当一次大雪过后空气就显得格外清新 。对于农村人来说,下雪是给庄稼加了一床被,又湿润又鬆土,预示着第二年的丰收 。对于城里人来说,下雪只是改善了空气品质,增加了游玩的乐趣 。其实雪还有其他的医疗作用,它可以去火、明目、降血脂等等 。据测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 。所以,地面积雪对音波的反射率极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为减少噪音作出贡献 。保温作用积雪,好像一条奇妙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上,使地面温度不致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 。积雪的这种保温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开的 。我们都知道,冬天穿棉袄很暖和,这是因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着许多空气,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这层空气阻止了人体的热量向外扩散 。覆盖在地球胸膛上的积雪很象棉花,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钻进积雪孔隙里的这层空气,保护了地面温度不会降得很低 。当然,积雪的保温功能是随着它的密度而随时在变化着的 。这很象穿着新棉袄特别暖和,旧棉袄就不太暖和的情况一样 。新雪的密度低,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就多,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彆强 。老雪呢,象旧棉袄似的,密度高,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弱了 。这是因为空气是不良导体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物体,它本身都能通过热量,这种能够通过热量的性能,称做物体的导热性 。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 。所以物体里容纳的空气越多,它的导热性就越差 。由于积雪里所能容纳的空气量变化幅度较大,因此,积雪的导热係数变化幅度也较大 。一般刚下的新雪孔隙大,保温效应最好,到春天融雪后期,积雪为水所浸渍,这时它的导热係数就更接近于水了,积雪的保温作用便趋于消失 。中药作用平常人眼中的普通雪花,究竟有何药用价值?中医介绍,民间流传腊雪可护菜麦,杀虫蝗,如果用来浸五穀,则耐旱不长虫,还可封坛腌菜 。根据《本草纲目》,腊雪的确可清热解毒,涂揉于患处舒筋活血,可治烫伤、防冻疮,名人雅士雪水煮茶也未为不可 。由于现代社会工业污染严重,尤其初雪附着的大气污染物较多,不宜食用,通常不入药 。此后连续下的雪应相对洁净,微生物与细菌“休眠”,所含氮化物比普通水更高,易吸收,有助新陈代谢,其性味甘凉,封存后夏天防暑祛痱也有一定功效 。作为水资源当城市受到降雪威胁时,与降雪有关的“城市次生灾害”事件逐渐显露出来,降雪造成的损失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另外,城市化的发展也造成许多城市水资源短缺,尤其我国冬季降水偏少,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 。城市降雪对缓解、补充城市冬季水资源短缺和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自然灾害雪崩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随着雪体的不断下降,速度也会突飞猛涨,一般12级的风速度为20m/s,而雪崩将达到97m/s,速度可谓极大 。具有突然性、运动速度快、破坏力大等特点 。它能摧毁大片森林,掩埋房舍、交通线路、通讯设施和车辆,甚至能堵截河流,发生临时性的涨水 。同时,它还能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和土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现象 。因此,雪崩被人们列为积雪山区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 。雪崩常常发生于山地,有些雪崩是在特大雪暴中产生的,但常见的是发生在积雪堆积过厚,超过了山坡面的摩擦阻力时 。雪崩的原因之一是在雪堆下面缓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这是一种冻的六角形杯状晶体,与我们通常所见的冰碴相似 。这种白霜的形成是因为雪粒的蒸发所造成,它们比上部的积雪要鬆散得多,在地面或下部积雪与上层积雪之间形成一个软弱带,当上部积雪开始顺山坡向下滑动,这个软弱带起着润滑的作用,不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还带动周围没有滑动的积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