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MIM-104“爱国者”防空飞弹研製历程1989年美国防部正式公开此项计画 , 1990年当时的战略防御计画局(即现在的弹道飞弹防御局)将契约进行公开招标 , 1992年9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赢得了演示/验证契约 , 契约的目标是对大气层内/外战区弹道飞弹防御系统所需全部技术进行集成 。1993年10月美国国防部将这一开发计画正式称之为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语:Theater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 该系统在1999年8月前共进行了11次飞行试验 , 其中前3次为非拦截试验 , 2次成功、1次失败;后8次为拦截试验 , 6次失败、 2次成功 。1999年8月2日进行最后一次拦截试验 , 也以失败告终 , 遭受重大挫折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在此后五年多时间里再没有进行拦截试验 。
文章插图
联合战区弹道飞弹防御计画美国陆军于2004年对该系统进行重新设计 , 并重新命名为 “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由于“战区”和“末段” 的英文单词都是以 “T” 开头 , 所以缩写仍为THAAD)。从此 , 萨德系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调整后的 THAAD 系统于2005年11月恢复飞行试验 , 部署前总计划进行14次试验 。2006年10月 , 萨德系统从白沙飞弹靶场移至位于夏威夷考艾岛的太平洋飞弹靶场 。2007年1月 , 萨德系统首次在太平洋飞弹靶场进行飞行试验 。2007年4月 , 萨德系统进行同样的试验 , 再次成功 。2007年6月 , 萨德拦截弹成功完成低空飞行试验 。2007年10月 , 萨德系统在太平洋飞弹靶场成功完成大气层外的拦截试验 。
文章插图
萨德拦截弹发射试验设计特点基本设计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由携带8枚拦截弹的发射装置、AN/TPY-2X波段雷达、火控通信系统(TFCC) 及作战管理系统组成 。洛克希德·马丁空间防务(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卡特彼勒防务(Caterpillar Defense )和喷气飞机公司(Aerojet)是该系统发射装置及拦截弹的主承包商 , 雷声公司(Raytheon)是AN/TPY-2雷达的主承包商 , 波音、霍尼韦尔(Honeywell)和洛克达电子(Rocketdyne)则作为管理与指挥系统的承包商 。
文章插图
萨德系统组合发射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八联装飞弹发射装置安装在一辆奥什科什公司(Oshkosh)的10×10重型扩展机动战术卡车上 , 该车装有自动装弹系统 。虽然该系统的很多组件都可以用一架C-130运输机空运 , 但是其发射装置却需要使用C-17运输机或C-5运输机空运 。该系统的拦截弹由一级固体助推火箭和作为弹头的KKV(动能杀伤飞行器)组成 。全弹长6.17米 , 起飞重量约 600公斤 。KKV主要由用于捕获和跟蹤目标的中波红外导引头、信号处理机、数字处理机、採用雷射陀螺的惯性测量装置和用于机动飞行的轨控与姿控推进系统等组成 。红外导引头通过向弹载计算机传输目标飞弹战斗部的红外成像进行制导 。整个KKV(包括保护罩)长2.325米 , 底部直径370毫米 , 重量约60公斤 , 飞行速度为2000米/秒 。
文章插图
萨德拦截弹发射车雷达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标準雷达配置是一台AN/TPY-2 X波段固体有源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 是世界上性能最强的陆基机动反导探测雷达之一 。该雷达警戒距离远 , 兼顾战略与战术 , 天线阵面积为9.2平方米 , 安装有30464个天线单元 , 方位角机械转动範围-178°~+178° , 俯仰角机械转动範围0°~90° , 但天线的电扫範围 , 俯仰角及方位角均为0°~50° 。该雷达对反射面积(RCS)为1平方米(典型弹道飞弹弹头的反射面积)的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约1200千米 。採用模组化设计 , 有很强的地面机动性 , 可採用舰船、火车或拖车进行点对点运输 , 还可根据作战需要由C-5或C-17运输机空运至指定地点 。
-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
- 俊安苑
- 我国区域首位城市周边地区发展规划研究
- 宁波区域怎么划分
- 中国南疆的区域历史与族群文化
- 苏北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
- 区域链接什么意思 区域链接解释
- 高空槽
- 全面区域网路安全 CIS
- 服务业理论与实践: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性、阶段性